春三月,菜花黄,泥蒿香。
三伏潭镇尹湾村,春季泥蒿收割旺季。省内的菜贩子“闻香”而来,每天从村子运走的新鲜泥蒿超过5万斤。田间地头、村头舍前,村民们一派忙碌,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憧憬和期盼。
村民尹翠新的俏皮话:
种的人多了,肯定没原来赚钱
汉江堤畔的尹湾村,是泥蒿种植大村。
3月17日,春雨初歇,阳光和煦明丽,菜花、泥蒿香扑鼻而来。泥蒿像绿色的毛毯,铺展在田野,葱绿、温润。
三五成群的村民或蹲着,或坐在地里,“嚓嚓”声起,一扎扎,一捆捆的泥蒿摆在地上,打包装好,等待转运。
4组村民尹翠新,正在田间往袋子里装泥蒿,打包。指头缠着胶布,双手布满伤痕。她说这是收割泥蒿时留下的。帮忙收割泥蒿的全是乡亲,凌晨4点多就下地了。泥蒿收割抢季节,开镰时村民们互相请工,管早中餐,每位乡亲每天60元工钱。
尹翠新老公外出打工,她一人在家种地,种泥蒿有20多年了。4亩地,每年收入2万多元,好的时候也有3万多元的。一家人生活殷实,有盼头。
见记者来访,尹翠新说:“现在种泥蒿没有原来赚钱,现在种的人多了,价钱卖不起来。”
话是这样说,但她还是会继续种。因为她已经习惯这种种植模式。
在尹湾村,种植泥蒿的农户在70%以上。尹湾村人少地窄。全村223户、1231人,耕地面积只有1750亩。一般都种三茬,春季泥蒿,再种毛豆,到秋冬季,再种一季泥蒿根。
尹翠新的担心不无道理。近年来,在尹湾村的示范下,邻近的月堤、要兴、青年、鲜码等村也自发种泥蒿,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初步形成泥蒿产业种植片。
贩运户涂文毕的体会:循着“野香”而来,“绿色”蔬菜卖得快
在尹湾村,不时会遇到前来装货的外地车辆。村民们用三轮车、电动车,将刚从地里收来的新鲜泥蒿转运出去。
早上9点刚过,来自汉川的蔬菜贩子孙启兵的一车货就收齐了。他这趟货有3000多斤,汉川城关市场贩泥蒿的就他一个人。货不愁销,都是零售摊主们订好了的。
老孙自已开车贩运蔬菜,他跟尹湾村合作已20多年了,很多村民都认识他。
在新华蔬菜种植合作社院子里,来自河南驻马店的耿建白,是位“90后”,他正在往车厢里洒水保鲜。他的5000斤货将运往汉口的一家农贸市场。这是他今年到尹湾村运的第10趟货。他在网上看到尹湾村种泥蒿,就循着“香气”跑来了。
与耿建白不一样,来自黄梅的涂文毕也是一位“90后”,他接父亲的手,来尹湾村拉货已经4年了。他们父子与尹湾村的合作已超过22年了。他说,这里的人实诚,种植的泥蒿绿色优质,味道好,很好卖。
油沙地里最出货。尹湾村的油沙土质,生长出的泥蒿肥嫩、味道纯正。这是它在市场上俏销的原因。其实这背后也包含了生产与供给双方诚信、真诚的合作,才形成了尹湾泥蒿市场的小气候。
尹湾村村民种植泥蒿从1994年开始。泥蒿市场能稳定发展,全靠了“带头大哥”——村党支部书记严精华。
20多年前,当时还在村主任任上的严精华参与引进泥蒿时,为了找销路,他开一辆三轮车,一次拉5000斤货到云梦、孝感、黄陂等地,慢慢地与这些地方的菜贩子们建立了联系。那时,他一连几天不合眼,凭着质优与诚信,打开市场。
村支书严精华的期盼:绿色种植,提档升级才能走得更远
尹湾村村民种泥蒿尝到甜头,也为村级发展打开了门路。小小的村庄绿色种养产业热气腾腾。
春节前,村里流转土地300亩,引进大老板,建起了中草药种植基地。村民抢时间,正在地里栽种菊花苗与麦冬苗。
占地30亩的青蛙养殖场也开挖完成,不久即投放种蛙。
据严精华介绍,为推动无公害绿色种养,去年村里建成了全镇唯一一家畜禽粪便处理池,经过发酵处理的有机肥,通过管道输送,无偿供给村民使用,有机肥使用全覆盖。
“二月芦三月蒿,四月五月当柴烧”。泥蒿收割时间很短,一般从2月底开始,到3月20日左右就全部结束。为抢时间收割,村民们每天凌晨就起床收割。人勤地生金,尹湾村民勤劳质朴,这是绿色种植产业发展的基础。
村民严成忠两老年近七旬,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两位老人仍坚持种泥蒿。今年老人种的2亩5分地,收成一般,但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老人是村里第一批种植泥蒿的农户,他不舍得放弃种泥蒿。
种泥蒿,严成忠有发言权。现在信息传递快,省内其他几个种泥蒿的地区早实现温棚化了,温棚种泥蒿可以在春节前后上市,收入是传统种植的几倍。
严成忠说,村民们自己建温棚没问题,关键是路、电、水三通基础设施没有配套。
村党支部书记严精华说,尹湾村的泥蒿种植要提档升级,只有这样,路才能走得更远。这也是压在他心里的一块“石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