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高中有一位“扫地僧”

——访“校园门卫诗人”王东海

文/图记者张曼 

提起他,从沔城高中走出的莘莘学子无不熟悉。从犁耕到笔耕,再到舌耕,在花甲之年,他纵情诗歌、恣意驰骋;喜押韵,善结构,明情体,他的诗作,来源于生活,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就是沔城高中“校园门卫诗人”--王东海。 

2016年12月29日,记者来到沔城高中。跨进校园的大门,门卫室里却不见王东海的身影。此时,72岁的王东海正在竹林深处清扫垃圾。见记者已到,他赶紧将扫帚放下,将记者带至简陋的门卫室。花甲起步,如何进行诗歌创作?王东海娓娓道来。

心系学生,诗意萌发 

1960年,小学毕业的王东海考上技校。由于学校尚未建好,王东海参与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建校中,两学期只上了五个多月的课。1961年,响应国家“支援农业第一线”的号召,王东海回家务农,一干,便是30多年。 

1995年,王东海进入沔城高中做了一名门卫,敲铃、扫地、值班,便是他的工作,平淡的生活,激不起一丝涟漪。而这一切的转机,发生在2004年。 

“前些年,沔城高中送考的盛况,你一定没见过。”王东海说,在以往,沔城高中生源充足,每年的高考,考生的亲属都会到学校送考,多年来一直坚持百里送考的风俗。乡亲们通过放鞭炮为学生送行,场面十分壮观。 

2004年6月6日,和往年一样,考生的车刚驶离学校,乡亲们就点燃了象征好运的鞭炮。鞭炮燃烧殆尽后,留下满地鞭炮屑。乡亲们都离去,王东海独自一人,挥着一把长长的扫帚,清扫着乡亲和孩子们遗留下来的东西。 

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在竹林间回荡,阳光从树林间泼洒下来,斑驳的阳光映照在满地的鞭炮屑上,往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今日送走孩子们后校园的宁静形成剧烈反差,王东海的灵感瞬间迸发,脑海中当即“蹦”出了几句话。担心灵感会消失,他丢下扫帚就往门卫室跑,将脑海中的几句话记下来,不会写的字甚至用符号代替。 

作品出来了,得与人交流,但小学文凭的王东海并没有勇气向学校的老师们请教。考虑再三后,他决定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赴高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潘元泉老师修改。 

潘元泉看到王东海的诗作,大为震惊,“想不到王爹素日里守门也能守出诗意。”潘元泉说。他费尽心思,将王东海的第一首诗悉心修改,并打印数份,一张送到他手中,另外几张张贴于教师办公室和校园内,并鼓励他不要放弃作诗的激情。 

当学生们得知这首诗来自他们熟知的门卫师傅时,均表示不可思议,进出校门时更加积极地服从和配合王东海的管理。“花甲老人的激情,让我这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感到惭愧,我更加珍惜眼前这美好的一切。”从沔城高中走出的学生刘凯说。 

“可能就是从那时开始,我有了创作的欲望,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王东海笑道。

师生协助,以诗表情 

“我以前成绩一向不好,但一直爱好文学。”30多年不再接触文学,王东海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便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他充分汲取校园生活里普普通通的小事,将其转化为诗意的语言。 

翻开王东海用学生的请假条装订成册的草稿本,里面多为激励学子、感慨生活的琐碎小事。每一篇诗作,都有着或多或少修改的痕迹。 

“每年孩子们高考出发和归来,我都会写点东西,好像不这样做,就对不住孩子们。”王东海说,每年高考,乡亲们放鞭炮已成为一种仪式,而对于他来说,写诗祝福学生也是一种仪式。在每年高考扫鞭炮屑的短短两个小时内,总有无数灵感在他的脑海中涌现。 

起初,他的诗歌也会出现不连贯的地方,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他不再怯于向学校的老师们请教。而对于这位花甲起步,零基础作诗的老人,在校师生均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了激发他的灵感,老师们将一本本诗集无偿送给他;为了让他的书写更规范,潘元泉送给他一本新华字典,以便其随时翻阅;为了更好地将他所作的诗歌保存,打印店的老板无偿将他的手写稿打印成册;为了促使他继续作诗,学生们每次进校门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为“门卫诗人”。 

“《湖北日报》、《仙桃日报》,都是我每天必看的。”王东海说,除了书籍,他坚持每日读报,了解各地的新闻动态,坚持学习已成为习惯。 

2004年至2006年,短短三年,王东海便利于业余时间创作出399首诗,作品多次在《沔城诗词选》和沔城高中校报、墙报上登载。潘元泉更是自费2000元为其出版诗集,并请人为其诗集命名。王东海的首部作品集——《采蜂集》应运而生。 

“启智助我立壮志,画家启蒙写文诗。刻苦再学十春秋,功成名就未可知。”王东海说,就像不会走路的小孩,潘元泉牵着他,教会了他走路。为此,他特意作诗一首,以表对潘元泉的感恩之情。

扎根校园,再续精彩 

在诗歌创作上小有成绩后,王东海将笔触向其它文体延伸。2016年10月,他开始尝试创作与诗歌相近的渔鼓词。 

尽管在通海口镇出生,但他人生中更多的岁月却是在沔城回族镇度过。这座古老的小镇,不仅孕育出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数不清的沔阳名人。照古观今,王东海将自己在沔城回族镇生活的几十年经历,对小镇的深厚感情,凝结在《古今沔阳城》的38段沔阳渔鼓词中。 

将《古今沔阳城》打印完毕带回家后,王东海的家人纷纷拿出手机,将其拍下发至朋友圈。“老头子爱搞点文学性的东西,是好事。”王东海的爱人与子女,均对他的这点所谓的“小爱好”表示支持。 

“我爱作诗,诗歌更能寄托感情,我作诗不考虑平仄,主要以韵味为主。”王东海说,曾经有位报社编辑看了他的诗,认为尽管他的水平不怎么高,但生活经验却是相当充足的。 

从犁耕到笔耕再到舌耕,三耕具备的王东海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在新的条件下,成为他不断创作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细观他的诗作,写情、寄寓之物均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之物。 

王东海也曾有过彷徨。“船到码头车到站,夕阳西下日落山。油干蜡尽灯自灭,杨柳入冬枝叶残。”他说,家长、学生都会有离开校园的时候,唯独自己是寸步不离,如今,在沔城高中已工作20余年,不知还能在学校待多久。 

“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就是我诗歌的来源,不管以后的路怎么样,我还是会珍惜在校园的每一天,创作出更多的诗歌,才能无愧于给过我帮助的人们。”王东海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