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沔城

  莲池飘香,大道宽广。旧桥头上摆着新垃圾桶,白墙黑瓦下站着橙色马甲的环卫工。走进沔城回族镇,古老的集镇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6月1日,市环卫局洁达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接管沔城镇环卫工作,也将更专业的保洁、更规范的操作、更宜居的环境带到这里。 

  “和沙湖、胡场相比,沔城的环卫基础更好一些。”洁达公司沔城项目部负责人王中秀说。为争5A创4A旅游景区,沔城镇之前便配置了43人的环卫队伍,投入了100多万购置挂桶车、勾臂车、吸污车、洗扫车等清扫设备,拥有300多个240L垃圾桶,基础硬件足以和城区媲美。 

  但是,尽管沔城的硬件跟上了,环卫管理、清扫操作却拖了后腿。“原有环卫工人平均年龄63岁,劳动力不够;环卫工人每天只早晚清扫两遍,无法全天保洁;清扫垃圾只重大面忽略细节,操作有待提升。”经过近两个月的实地调查、早晚蹲点,王中秀为沔城环卫“诊脉开方”。 

  扮靓沔城,项目部决定在专业化和精细化上做文章,提升沔城环卫水平。 

  专业队伍。接管后,项目部采取轮训方式,为55名新老环卫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讲明清扫要求,训练扎扫帚、扫断面、清杂草等实用技能,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引导环卫工文明作业、规范作业、高效作业。 

  “哪想到扫地扎扫帚还是个技术活。”扫了两年地,环卫工王望秀对培训赞叹不已。重新上岗,她按照项目部要求,每天规定时间、规定断面、规定区域清扫保洁,彻底挥别过去散漫节奏。 

  全域保洁。“树脚杂草要修齐,人字沟要铲干净,落水筛要疏通。”王中秀指着莲花池:“这些都是城区的清洁标准,我们现在将它搬到了乡镇。” 

  移植城区模式,坚守城区标准,沔城项目部除了每天清扫28万平方米基础面积,还自动加压延伸清洁触角,将扫帚深入居民房前屋后、市场周边,以“墙抵墙”标准进行全域垃圾清扫。 

  “他们把扫帚伸到了门槛边,我们开门做生意都方便多了。”九贺门路开经销店的居民黄建国说。 

  突击清理。“要像开毛荒一样,把死角区彻底清理干净。”建兴门路是沔城的清扫死角,铁皮箱周围堆积着砖渣瓦块、烂叶子、塑料袋,清扫不便。6月10日,项目部组织13名环卫工展开突击式清理,清沉积垃圾,除树枝杂草,撤铁皮箱,放垃圾桶,用4天时间清理了5挂桶车垃圾。除此之外,洁达公司对莲花池、十字街、红花堤等重点区域进行了突击式清扫清运,根除清扫顽疾。同时,实行分路到人、定责到人,将交通路、民族路、东门街等7条主街安排专人打扫,确保全域干净整洁。

(作者:记者 樊碧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