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气象新

“土地整治进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11月6日,看着疏挖一新的排水沟,脚踏平整的水泥道路,西流河镇仁盛岭村村支书周卫国乐呵呵地说。 

在仁盛岭村,之前几乎所有的村组、田间道路坑坑洼洼、宽窄不一,更别提田间路了,整个村里没有一条好路走,村民戏称“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 

随着西流河镇南水北调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仁盛岭村正悄然巨变,大多数村组路、田间路全部修成了纵横交错的硬化路,家家户户鱼池、田间地头都可直通货运车。 

周卫国指着刚建好的社区办公大楼和村民广场告诉记者,一年前,村里还是垃圾遍地,沟渠堵塞。今年全村以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全力建设新社区,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村民们足不出村,也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条件。 

市国土资源局统计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国家、省级重点项目62个,总规模155.1万亩,总投资21.7亿元。完工项目42个,总规模95.8万亩,总投资14亿元。累计新增耕地4.65万亩,整治后的耕地质量普遍提高1——2个等级,土地生产力提升10%——20%,每亩生产成本减少10——20元,年均亩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依托土地整理项目,全市在建和已建的新农村社区共11个,集中农户4908户,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前不久,位于胡场镇潭湖村的湖北阿尔迪有机生态园内,各种瓜果正静候游人前来采摘。生态园占地1650亩,主要种植有机蔬菜、水稻、杂粮、多种高端水果,都不使用农药和化肥。 

“土地经过整治,腾出了发展空间,优化了发展格局,提高了效益。”湖北阿尔迪有机物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启煊说。 

2014年,公司与胡场镇签订协议,对土地进行整村流转,从事现代有机农业开发。 

如今,村民们不仅取得了土地流转的净收益,还能在当地就业。“我们这里出产的金蜜童西瓜,卖50元一个,美国引进的葡萄,一公斤可以卖到160元。”宋启煊说。 

潭湖村是我市迁村腾地,推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已建成4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5万多人实现就业、居住‘双转移’,新增耕地1.3万亩。”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说。 

土地流转,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近年来,我市每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多个,新增转移就业农民2万多人,全市农村36%的土地实现有序流转,并培育出了规模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7545个,描绘出美丽的乡村绿色田园风光。

(作者:许立菊 杨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