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警号“09553”的警察蓝,总能带给人莫名的舒适和安全感。
59岁的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随和而不失豪气,健谈而不失谨慎,干练而不失耐心。
“好人!”杨林尾镇幸福村村民众口一词夸他。
“实在人!”村党支部书记罗晓阳敬佩他。
“勤勤恳恳,因户施策精准扶贫;吃苦耐劳,深入群众解决问题;埋头苦干,义无反顾驻村扶贫,如同一头‘老黄牛’,给乡亲们的幸福生活‘加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教导员刘超为他点赞。
他叫石华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驻幸福村扶贫干部。
你呼我应
一件件实事,改变幸福村落后面貌。他一往情深,兑现着“报恩父老乡亲”的少年梦想
2018年4月28日上午10时许,幸福村村委会。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派出的3名扶贫干部,与村干部以及20名党员代表召开见面会。
“村里头等大事应该是先修路,路通才能致富。”
“改水也不能耽搁。我们现在吃的是井水,杂质重,洗衣服都变黄,而且水管老化,水损严重。我们要和镇里的人一样,喝上东荆河的自来水。”
“灌溉渠也要疏挖了,泵站也要增容了。”
……
一边听,一边记。一股想改变幸福村落后面貌的愿望,在石华平心中升腾。
“我的老家在沙湖原种场奎阁村,家里有8口人。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经常吃了上顿愁下顿。是一些好心的村民救济,才让我们全家熬过了那段饥饿的日子。少年时代,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找机会报答父老乡亲。”石华平发表见面感言,“这次组织上安排我驻村扶贫,给了我难得的报恩机会。哪里的老百姓都是父老乡亲。我承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话音刚落,掌声热烈响起。
石华平按下了解决村里大事的“快进键”。
当年5月,筹资7万多元,疏挖3000多米长的沟渠;协调资金15万元,将村里泵站变压器增容了一倍。
罗晓阳回忆说,去年5月,几场特大暴雨,造成村河流水位上涨,农田受淹严重。好在有泵站及时排水,2个小时排完渍水,全村2000多亩农田无一受灾。而周边其他村粮食都减产,唯独幸福村喜获丰收。
一场“赌约”,让三组村民唐良华记忆犹新。
唐良华是村里的甘蔗种植户,每到收获季节,就为甘蔗运输问题烦心。平日里,往甘蔗地走一趟,不是灰尘满身,就是泥浆裹腿。
2019年元月的一天,他看到正在入户走访的石华平,道出了苦水。
“石科长,我和您打个赌,您要是能把这条路修成碎石路,我就请您吃三天饭!”
“行啊!一言为定!”
做方案,跑部门,找领导,石华平四处“化缘”。
争取扶贫专项资金10万元,争取交通公路专项资金20万元,市交警支队自筹15万元,修路资金终于有了着落。
令唐良华想不到的是,立下“赌约”后的第5个月,“更高级”的水泥路动工修建。4条总长1506米、宽3米、厚0.18米的水泥路,像玉带一般,在田野间向远方延伸。
同时,石华平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争取资金15万元,启动自来水管道安装工程,让家家户户喝上了干净的东荆河水;争取资金5万元,为村庄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说帮就帮
一件件难事,纾解贫困户心头之忧。他四处奔波,恪守着“踏实做事”的人生信条
进入6月,阳光灿烂,雨水充沛。
幸福村到处郁郁葱葱,甘蔗、玉米、水稻拔节生长。
幸福村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甘蔗生长。可是,甘蔗产业发展30多年,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有地理优势,有技术实力,为什么不扩规种植甘蔗?”多次实地走访后,石华平在帮扶工作会上提出建议,由村“两委”牵头,帮助村民流转土地,扩规种甘蔗。
传统人工培土方式费时费力,他向上争取甘蔗培土机。幸福村甘蔗种植面积由最初190亩发展至460亩,平均每亩甘蔗纯收入达4000元,每年为全村带来200多万元纯收入。
2020年庚子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甘蔗销售计划。
收购商进不来,地窖里的甘蔗卖不出。石华平四处打听销路,终于联系上一名监利的甘蔗收购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3月8日,石华平驱车回村联系销售途中,为避让迎面而来的三轮车,不慎撞上大树,致胸肋骨骨裂,手臂软组织损伤,听力也受损。
单位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都劝他回城区休息,他直摇头:我这点小伤还能忍,地窖里的甘蔗等不起啊!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隐瞒了病情,趁着周末偷偷跑到市区买药,以缓解身体上的疼痛。
经他牵线搭桥,3万捆甘蔗销售一空,为86户蔗农创收约6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销售金额12万元。
和甘蔗一样“遇冷”的,还有村里的7000多斤鲜桃。
在得知今年桃园35亩扶贫桃滞销后,石华平发动本单位职工和亲戚、朋友自愿购买。不到3天,鲜桃销售一空,成交额近2万元。
数据说明一切。石华平驻村期间,帮助8户贫困户住上安居房,9户贫困户办理慢性病补贴,推荐5名贫困户就业,为14户贫困户办理低保……确保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应扶尽扶,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应享尽享。
随叫随到
一件件好事,温暖群众心田。他心细如发,乐做群众口中“好人”
“你们去村里转一圈,没人不认识他 。”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驻村第一书记王劲松说,没有沉下去的身子,哪有浮上来的民心。
喂鱼、晒谷、取钱、割菜籽…… 驻村以来,石华平已经记不清他为村里做过多少好事,可是他做的每一件事,村干部和村民都如数家珍。
“他真是个好人。” 二组贫困户陈姣玉操着嘶哑的嗓音说。
前些年,她的丈夫被诊断为肝癌,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丈夫病逝,留下她和两个儿子。
2018年夏天,陈姣玉罹患甲腺癌,不得不入院治疗。因出门匆忙,陈姣玉没来得及跟左邻右舍交代一声,家里十几亩鱼塘没人管。
走访贫困户时,一连三天,看到陈姣玉家大门紧闭,石华平感觉蹊跷。从电话中得知情况后,石华平主动接下了喂鱼的差事。
“每天4次,早 、中午、晚和深夜各一次 。” 石华平说,喂鱼最累的是中午。提着几十斤的饲料,在烈日下,深一脚、浅一脚走过1500多米的田埂路,来到池塘边时,汗水已湿透衣背,额上的汗滴得眼睛都睁不开。
最怕的是深夜。荒郊野岭、杂草丛生,偶有蛇鼠出没。他打着手电筒,穿着套鞋,一个人前往,心里不禁打寒颤。
为消除恐惧,他边走边唱“中国人民警察警歌”,为自己壮胆:英雄的足迹,越走越长;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累归累,石华平仍“闷着头”给陈姣玉家喂了7天鱼。
出院后,陈姣玉感动得热泪盈眶:“石科长,您真是比我亲弟弟还亲!”
不仅如此,石华平还帮她晒谷子、接送孙女上学,只为了帮衬这个苦命的女人。
工作队有一辆车牌为鄂“M0099学”旧桑塔纳。驻村以来,石华平就没闲着,日复一日充当着“摆渡人”的角色,为村民带去便利,随叫随到。
村里16位老人饱受白内障之苦,石华平分批将他们送到市区做手术,并申请减免2.8万元医疗费。
15位老人外出取钱不便,石华平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帮忙取钱,俨然移动的取款机。
三组贫困户罗超身患甲亢病,石华平8次帮他买药,还推荐他到村公益性岗位务工。罗超念他的好,偷偷送了一条野生甲鱼过去,被石华平“扔”了出去。
年过8旬杨艮发弥留之际还在念叨:“石科长是一个好人……”
进百家门、做百家事,解百家困、暖百家心……石华平默默把脚印留在基层,将真心交给百姓。
如今的幸福村,大豆摇铃,玉米灌浆,甘蔗绽裂了畦垄。夏天的田野,到处熏蒸着发自大地母腹的馨香,仿佛唱出村民心中的幸福歌。(记者 丁浩宇 邓一凡 蔡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