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燕舞莺歌。5月14日清晨,沙原奎阁分场新隆水产专业合作社的黄鳝基地里已是一派繁忙。
“爸、妈,别光顾着扎网箱呀,这田埂上都是刚垦的新土,你们琢磨琢磨种点啥吧。”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勇把“桑塔纳”停在村道旁,没熄火就冲着鳝鱼池里忙活的两老喊,“刚从老鲁家的田头过。他昨买的那箱芝麻种撒都撒完了。”
“天气预报报的今晚下雨,我可不得赶点忙嘛。淋了春雨,冒芽就快!”分场鲁新明骑电动车跟上来,趁农忙间隙,找“土专家”王志勇“取经”。
“今年养鳝势头看好,一个网箱500块有赚头。”迎着晨风,两人顺着规整绵长的田埂边走边聊,有说有笑。
2019年10月,沙原将奎阁分场纳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场党委与分场支部多番筹谋,决定扶持老牌合作社“新隆”,开启传统黄鳝养殖产业的振兴路。春节期间,分场支部一班人挨门逐户,一边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任务,一边向村民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征求产业振兴意见。
人心思齐,群众工作一路顺遂。养鳝10年的王志勇说,从前教人养鳝、招人入社,人们多是观望,不敢下脚。“没承想,这回‘抗疫走访’还蛮顺利,大伙对黄鳝养殖这条路都挺认可,好些人跃跃欲试。”
在鲁新明看来,村民们抱成团其实是意料之中:一来,生活好了。国家政策好,农户思想解放,早明白按部就班的“小农经济”过时了,撂田收租子不如合作办基地。二来,底气足了。身边就有成功案例——精准扶贫户鲁志强享受产业扶贫政策,2016年开始养鳝,去年他家15亩鳝鱼池挣了8万多,彻底脱贫奔小康。
路子对了,一呼百应。今年3月复工后,理事长和场党支部书记带头,王志勇把60亩养鳝面积扩大一倍,鲁新明翻垦百亩养殖池置齐1200口网箱。现在,“新隆”已有社员30多人,合作社黄鳝养殖总面积较去年已翻番。奎阁全场2400亩农田,一半将建成养鳝基地。
“来,坐坐坐,你再仔细看看这张灌溉规划设计图。入水口一律往北,出水口一律向南。怎么样?”下午,赶巧沙原场党委相关负责人又来场部,跟大伙商讨新隆基地引水灌排的最终方案。“大伙铆足劲、努把力,一起把整体规划制定好、完善好,也利于将来跑项目、争项目……”
傍晚,一场春雨如期而至。奎阁,振兴之路伸向远方。(记者 陈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