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走进西流河镇杜窑村,但见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农舍庭院错落有致,村中干净整洁,风景秀丽,令人流连忘返。说起村里的改变,村民刘庆兵深有感触:以前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没法居住。如今,垃圾不见了,污水消失了,村里的环境好起来了。
这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杜窑村秉承“擦亮底色、凸显特色、追求成色”的建设理念,围绕“干净、整洁、绿色、文明”的目标,整合项目资金500万元,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踏上杜西路,刷黑的柏油路像一条长长的黑龙延向远方。公路拐角处是一排排刷白的房屋。村党支部书记屠新发介绍,当初实行试点推进,有村民不配合,村民刘小腊主动站出来支持这项工作。目前,270栋房屋全部刷白。
“只要有人牵头搞,发挥带头效应,周边的人都会自觉起来。现在你看,村子的环境既整洁又漂亮,不比城市差。”屠新发言语中透露着高兴与自豪。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简单“刷白墙”。屠新发认为,要符合农村实际,体现农村特点,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
于是,屠新发在公路两旁流转了10亩闲田,种植三角枫、波斯菊、金丝桃等植物,经过此处,清风拂来,芳香沁人心脾。
为了让村庄灵动,屠新发从胡场请来画师汤环香,经过描摹,10几幅风景画跃然墙上,提升了农村的格调。
美丽是流动的因子,杜窑村以“原生态”为基底,经过设计和改造,一幅幅动人的现代田园乡村画卷徐徐铺开。
美丽乡村不仅要面子,还要里子。村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孝”“廉”在村里扎根。屠新发流转土地,打算在幸福食堂边建设休闲娱乐场所,让60多个老人老有所乐。
“人居环境变好了,就有人找上门了。”屠新发介绍,外地老板流转了280亩土地,准备依托之龙故里,打造“红色+绿色”休闲度假村。
美丽乡村,产业先行。村里2018年建设光伏发电站,投资42万元,每年收益4万元左右。稻虾养殖收益3万元。屠新发介绍,下一步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引来更多老板投资,增加集体收益,拉动村里发展。
杜窑村党支部书记屠新发: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遵循当地特有民俗和历史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不沦为“面子工程”。建设中不要盲目追求与村庄原有民俗传统格格不入的“高端大气”。如果那样,不仅“劳命伤财”,更难满足村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记者 胡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