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难,难在时间紧、任务重;更难在将“输血式”扶贫的短期效应,转化为“造血式”产业脱贫的长期红利。
秋末冬初,行走仙桃农村,产业发展的热潮汩汩涌动,映衬着群众的幸福笑脸。服装工业园内,“一条龙”作业的工人们忙着裁剪、锁边、钉扣;丰收的甘蔗地里,成捆的甘蔗装车待发;新鲜的土鸡蛋、贝贝南瓜等农产品,鼠标一点,便插上远走高飞的翅膀……
仙桃是“插花”贫困地区,今年将实现15个贫困村出列,14623人脱贫。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营造“渔场”,仙桃打响以产业扶贫推动高质量脱贫的攻坚战。
产业旺
“一轮明月”照亮致富路
11月7日,毛嘴镇紫薇服饰车间,机器“哒哒”,此起彼伏。
51岁的涂成林是这家服装厂的一员。因身患小儿麻痹症,他的打工路异常艰辛,“干三天歇两天”,一年下来挣不到几个钱。自从古堤村兴起女裤产业,弟弟回家开办服装厂,他便跟着干。“刚在汉口买房付了50万元首付,又花21万元买了车,给儿子结婚!”涂成林一脸笑容。
像涂成林一样,古堤村建档立卡的63户217人中,三分之二的贫困户都在服装产业园务工。这座曾经的省级贫困村,也因毛嘴“女裤之都”的崛起脱贫摘帽。
“服装产业园占地2300余亩,入驻企业226家,年产女裤8000万条,2.6万名产业工人‘缝’出一个60亿元的产业。”镇党委副书记李羚介绍,这些产业工人年收入3万至10万元,早早甩开脱贫线。
在古堤村,“双职工”夫妇已实现“两年一台车、三年一套房”的梦想。哪怕身体不适或者智力欠缺的村民,也会选择把服装厂的裁片带回家,做一条女裤,挣一份收入。
为了让服装产业“轻装上阵”,驻村帮扶的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队利用优势,开出良方——以保障用地需求为着力点,实行重大项目包挂服务制度,对毛嘴服装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实行“批、供、用”审批“一站式”服务。
一家家企业相继入驻,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入夜,产业园外的两条主干道摆出夜市摊,吃喝、购物、唱歌,尽显夜经济的魅力。夜空中一轮明月,照亮每个人的致富路。
【感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延伸扶贫产业链,是产业扶贫健康发展、保障稳定脱贫、做到持久致富的“法”。更为重要的是,对贫困群众而言,有了稳固的产业链,幸福日子才有奔头;产业扶贫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真正得民心、走得远。
主体活
“满天繁星”链接大市场
11月15日,杨林尾镇安家村路边,是密密匝匝的甘蔗林。放眼望去,根根红杆笔直,绿叶冲天。
仰仗得天独厚的条件,安家村经营着一份“甜蜜的事业”——种植甘蔗,但种出名堂还是近两年的事儿。
一来,甘蔗不好种,怕旱怕涝,经不起霜冻,一不留神,血本无归。甘蔗还讲究轮作种植,长势才喜人。
安家村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顺隆甘蔗种植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成片发展甘蔗产业,带领村民规范种植。目前,全村甘蔗种植面积达700亩,亩产稳定,甘蔗清甜可口,水分充足。
二来,甘蔗不好运。因路不通,贫困户彭再德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拖着板车、穿乡叫卖的情景。
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仙桃市水利和湖泊局扶贫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硬化产业通道5公里。而今,每到甘蔗成熟时,河南、四川、陕西的大货车径直驶向甘蔗林,满载而归。
三来,甘蔗不好销。“种甘蔗也怕遇上‘谷贱伤农’。”村党支部书记刘飞称,有一年,一捆甘蔗价格不到10元,有的种植户血本无归。
来自湖南的甘蔗贩黄明锦俨然已是安家村人,每年有半年都活跃在村里收甘蔗。“我与种植户签了订单,每年要收80车甘蔗。”黄明锦边装车边说,“不愁销,比有名的黑皮甘蔗还好卖!”
刘飞介绍,除了黄明锦,村里还引来7名销售大户。村民不管收割、不管装车、不管运输,只管种。
“种了3亩,每亩收入8600元,已装进了荷包。”彭再德拍拍身上的口袋,“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感言】作为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满天繁星,闪烁广袤山乡。他们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探索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变简单的“扶持到户”为“效益到户”,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电商兴
“一根网线”编织新梦想
莲藕、藜蒿、菜薹、栗薯、旱芋、贝贝南瓜……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通海口镇共和村的上十种新型富硒蔬菜在天猫、淘宝等平台刚一上架,瞬间被“秒”,交易额达96万元。
“看来,我们还要多种些!”它们的主人——共和村的邓德普、陈四桥等贫困户,被网友们的抢购热情震惊了。
70岁的邓德普因患重病,无暇顾及自家的10亩鱼池,便改种莲藕。“比养鱼、种庄稼轻松,下点肥,它就自己生长了!”邓德普说,把挖藕请人的工钱除去,一年产量5000公斤,“全部挂到网上卖!”
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的,是由该村“能人”王鹏于2017年创办的康鼎农产品种植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瞄准“互联网+农业”,以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稳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搭建上连接生产、下连接市场的农产品供应平台,年销量达40多万单,光本地农产品的销售额达900万元。
“只要农户种,我们都收。”合作社负责人丁洪涛介绍,合作社与共和村及周边农户都签了收购合同,并投资400万元修建冷库、仓储,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曾经穷得响叮当的“倒数村”——三伏潭镇李台村,也搭乘脱贫攻坚的“电商快车”。390亩的休闲景观苗圃基地,通过“原产地+电商”的经营方式,将苗木与花卉销往全国各地。
据村党支部书记邓早堂介绍,一个苗圃基地,农户每年获得土地流转收益39万元,带动5户贫困户平均每年增收3600元;加上在基地就业,20个贫困对象每人每年增收6000余元。
【感言】“一根网线”让任何地方不再偏僻。启动电商强引擎,拓宽销售渠道,不仅让“名优特新”产品借网出山,更将成熟的扶贫理念和致富思路留在当地,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性变化,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赋能加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