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8月7日晚6时许,随着一柱柱混凝土喷涌而出,大垸子泵站主泵房流通层正式开始浇筑。预计8月底,三层流通道将浇筑完毕,标志着主体工程核心部位全部完工,施工进入机电层。
记者在现场看到,夜色下的东荆河畔,机器轰鸣,搅拌车来回穿梭,卷起阵阵尘土。堤脚下,一支巨大的钢铁“手臂”伸向浇筑工地,源源不断地输送搅拌好的混凝土。点点灯光,蚊虫飞舞,20多名工人在林立的钢筋中抓紧施工。
工程建办主任荣延武告诉记者,整个浇筑工作将持续约46个小时,所浇筑的混凝土量达到1000立方米。工人们每6小时一班,24小时开展“车轮战”, 战高温、斗酷暑,中途一分钟也不间断。
“流通层就是泵机发动后,水流经过的通道,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现场施工负责人胡军乐介绍,流通层需要防渗、防冻,如果混凝土的温度控制不到位,就容易出现裂缝 。
眼下天气炎热,且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也会散发热量。为此,施工方提前预埋了水管,在浇筑的过程中不停让冷水在里面“打转转”,控制混凝土温度,确保工程质量。
整个工程从2018年1月开工以来,各方一直把质量与进度视作两条生命线。目前,整个工地现有各类施工、技术人员180余人,早上5时开工到10时半,下午4时到晚8时,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与烈日“躲猫猫”。
市水利与湖泊局将“指挥部”“工作组”搬到工程一线,工作人员吃住在工地,与施工人员同上下班,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全天候、全流程开展质量监督。
大垸子泵站位于我市东南部、东荆河左堤162+980处,紧邻大垸子闸,设计流量181立方米每秒,是我市强弱项补短板管长远的重大民生工程。泵站建成后,将彻底解决通顺河的排涝问题,为武汉、潜江、仙桃等地的防洪减灾发挥巨大作用。(记者 胡纯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