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排湖,和风拂碧水,日暖生香。
著名作家碧野笔下的“静静的排湖”,这颗江汉平原的明珠,从大自然的闹钟里苏醒,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沸腾。
挖机穿梭,投资百亿的沔阳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清水汩汩,稻虾田、鳝蟹池等基地生产你追我赶;春光如海,庭前屋后修篱栽树,洒落欢歌笑语……环排湖区域的6镇、21个示范村,作为仙桃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引爆点”,每天都有新进展,每天都有新变化。
百里排湖,正激荡着一股奋力拼搏、热气腾腾的强大气场。
21个村整体推进,标注乡村振兴新高度
4月2日,一场“拉练”沿排湖岸线展开,21个示范村“列队检阅”。
“合作社流转土地多少?”“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进度如何?”……面对提问,包保的市直部门、所在镇区负责人表面波澜不惊,内心暗暗较劲。
这场新颖又有点“残酷”的比学赶超,撞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扉。
2019年2月14日,《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公布,“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赫然在列。4天后,仙桃市委市政府将开年的首次调研选在环排湖区域,释放强烈信号:先行先试,全力打造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仙桃样板”。
占仙桃国土面积和村庄数量1/10的环排湖区域,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从排湖大开发到新农村建设,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百亿的资金在排湖集中投放,栗林嘴村、密塘渔村等入选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公里排湖绿道铺展延伸,2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富硒产业基地稳扎稳打,全市7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于此,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00多亿元。事实证明,环排湖区域完全具备率先振兴的条件。
此前,仙桃委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在全国县市率先编制出台《仙桃市乡村振兴规划》。仙桃还第一个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授信百亿元用于乡村振兴,破解“钱从哪里来”。
先行,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实的行动。干河、胡场、排湖、三伏潭、郭河、剅河6个镇区的21个村作为首批试点,统筹制定区域内土地整治、污水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建设、植树造林等政策,每村安排1000万元项目资金,统筹实施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一盘棋”推进环排湖区域内农业农村全面振兴。
围绕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等,仙桃列出70项重点行动计划,每月组织项目评审会。21个示范村“照单炒菜”,21个包挂部门“挂图作战”,对项目倒排工期,实行清单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责任化落实。
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4月8日,排湖风景区排湖渔场。“这些扣蟹刚脱完第一道壳,个头翻了一倍。”蟹农尹金平边投食边说,“待脱完五道壳,成蟹能长到2两半到3两!”
排湖养蟹10年有余,吃过亏,走过弯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渔场摸索出“3+5”分段养殖模式,即小塘养3个月,大池养5个月。采用两段养殖,对蟹苗进行“选秀”,让“十肢健全”的健康蟹进入大池,再通过植草、补钙,达到高质丰产,亩均纯利近1万元。此举打破制约长江中下游地区河蟹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成为全省螃蟹养殖的“教科书”。
乘着环排湖区域乡村振兴的东风,蟹农又琢磨起蟹虾混养。“一季河蟹、三季青虾,亩产达380斤,户年有望增收2万元以上!”养殖户的自信笑容,蕴藏另一层深意: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
乡村,千百年来人们“渔猎种养、繁衍生息”的美好家园,不仅是地域概念,更是梦想标尺。在乡村振兴的考题面前,仙桃市很快明确主攻方向: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筑牢乡村振兴支撑。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生水起。胡场镇阿尔迪有机生态园瓜果挂枝,天天上市时令水果;剅河清境农庄巧用循环水,养殖生态澳洲龙虾;胡场仙桃源种植中药材,深挖田园研学游潜力……
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头连着农户,一头链接市场,折射农企融合带来的“乘法效应”。
特色板块崭露头角。剅河桃花小镇做起桃文章,三伏潭打起富硒牌,“一种两收”绿色高效种养模式复制、推广……一个个特色板块,推动着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新动能转换。
乡村旅游乘势而上。沔阳小镇、龙舟赛道等农旅文旅项目面纱欲揭,设施完善、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乡村民宿对接规划,嫁接景区……乡村游不再是单纯赏花摘果,而是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现实生产条件,既要“颜值”,又要“价值”。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游则游,没有一哄而上,只有加快振兴的决心一日胜过一日,产业谋划与建设的热潮一浪接着一浪。
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场硬仗
“农家小院随手拍一拍,晒一晒,就有好几十个赞。”三伏潭镇李台村5组村民荣再喜最近迷上朋友圈,“大伙儿都说我住在世外桃源!”
荣再喜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参观。果然,鹅卵石与青石板铺就的村道平坦整洁,白墙黛瓦、绿树繁花的民居清新淳朴,清拆老屋留下的旧石磨、竹簸箕,打造出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小公园。庭院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的美图跃然墙上,与这春天盛景交融辉映……曾经的全镇“倒数村”,成了妥妥的“榜样村”。
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仙桃打响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21个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拆除废旧老屋、猪舍、旧厕所等,为村道美化、绿化腾空间,提气质。短短15天,21个村植树18.3万株,可造林地栽植率达93%以上;清洗沟渠100多公里,清理积存垃圾6500多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整理破旧危房130多处,清除违法广告招牌、乱搭滥建、废弃猪栏厕所1700处,庭院环境整治6300多户、创意庭院创建950多户……
经过一番“梳洗”,干河许坝、郭河姚河等村庄出落得“亭亭玉立”,养眼怡情的“微景观”随处可见,连片成林、庭院成趣、节点成景的“万树村”春意盎然。
公共服务提档升级,“老年幸福食堂”“儿童之家”落户,生态公墓建设提速,集市、医务室新建改造,村组对接“一张网”便民服务平台,美丽乡村更加便民、暖心。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排湖振兴,未来可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本报特约记者 熊少华 王乐 压题照为排湖鸟瞰 摄影 记者 晴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