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肖,最近身体怎么样?”4月10日,市委编办、市交通运输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杨志远来到郭河镇刘河村一组贫困户肖灯法家门前。“快请坐,快请坐。”肖灯法招呼着。
肖灯法今年69岁,因中风半身瘫痪,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全靠妻子武在姑张罗。尽管因病致贫,但两位老人却一直不肯“认命”。
这几年,肖灯法每天坚持在轮椅上读书、看报,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一些家务;妻子武在姑也没闲着,烧饭、种地,样样是一把好手。
“老伴不能动了,我心里比谁都难受。可是,再难也不能‘认命’。”武在姑告诉记者,她去年生了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一周,没花一分钱。身体好转后的她,在农闲时节,到附近的基地做零工,比脱贫前更忙。
“这几年,只要能享受到的好政策,样样都享受到了。不仅如此,帮扶干部还给家里送来了轮椅、收音机等用品,给老伴生活上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他的精神生活丰富了不少。”武在姑说。
从肖灯法家离开,扶贫工作队员又来到贫困户廖保秀家。
今年63岁的廖保秀,是一个苦命人。儿子和丈夫相继去世后,留下两个正在读书的孙子。去年,廖保秀看见一些村民在家加工一次性鞋套,便动了心,主动“认领”了这份工作。起初,她担心厂家嫌她活儿做得慢。没想到,经过2个月的加班后,她也成为了一名熟手。
工作了4个月,鞋套机已成了廖保秀的“拿手兵器”,她一边做鞋套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开始加工鞋套时,视力不好,反应也慢,个把小时都做不好一个成品。现如今,她1分钟就能做好3个鞋套。”
工作带给廖保秀的还有精神面貌的改变。驻村第一书记李晶旭告诉记者:“廖保秀以前家里困难,几乎不善与人交流。现在,她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朋友也越来越多,小日子越过越有劲。”
廖保秀向驻村干部们聊起了家庭收入:村里做清洁工6000元/年,儿媳打工收入2万元/年,加上每年7920元低保补助和其他政策性收入,她家去年的家庭收入就达到了近4万元。(记者 蔡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