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记者在三伏潭镇西乐寺村看到,虽然室外气温极低,产业扶贫项目——双孢菇培育大棚内却温暖如春。一层一格的蓬松土垄上,冒出一簇簇雪白圆润的双孢菇幼芽。
这是西乐寺村的“绿色银行”,村党支部书记刘传常高兴地说,以前,西乐寺村集体收入连年负数,包袱大。自从2016年建起这座菇棚,每年有了5万元固定收入。
“这是市财政局帮我们办的大好事。”抚今追昔,刘传常不胜感慨。
时光回溯到5年前,西乐寺村还穷得叮当响。通村主道涵洞长年积水,来往行人和车辆多次出事,村民抱怨说,每逢下雨走这段路“得游泳”;校车必经路上有几座危桥,干部群众忧心忡忡;全村有不少“断头路”,灌溉渠堵塞;村民致富无门,只好外出打工,村子渐渐成了“空心村”;因病因残致贫的几十户人家,脱贫无力,牢骚渐起……
改变在悄然发生。2015年以来,作为西乐寺村的帮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用心用情,做了不少让村民感念的实事。
先急后缓,分清主次。从2016年春至今,市财政局先后投入200多万元,集中精力解决村民出行及农业基础设施问题。如今,断头路全部硬化贯通,实现路网顺畅。河渠被几次“冲洗”,焕然一新,恢复了排灌功能;危桥得到修缮加固,校车通行再也不让人悬着心。生产路得到及时“补给”,3年共铺设田间碎石路21公里,村民种田省力省心……
给了基本保障,还得授之以渔管长远。2016年,投资67.6万元建起双孢菇大棚,通过承包等方式,当年就创收5万多元;2017年,投资34.8万元建成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再为村集体增收4至5万元;2018年底,引进2家新型农业主体,流转土地423亩,发展虾莲共育、螃蟹养殖等产业,预计带动周边20多户村民稳定脱贫……
大水漫灌“给”“扶”的同时,更注重细水“滴润”。近几年,市财政局通过“正面引导”“倒逼责任”等多种方式,敦促包保责任人用真心、尽全力,想方设法助脱贫。
在65位包保责任人的共同努力下,西乐寺村65户精准扶贫户如今全部实现“按档归位”、享受到一切应该享受的政策。
黄卫兵、朱柏成等7名贫困户,经过人社部门的免费专业培训,如今已凭一技之长顺利就业或创业。黄国秀等20多名贫困户经过培训,一年三季在菇棚打工,每年人均增收6000元左右。
摘穷帽,人欣喜。如今的西乐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新植的数千棵绿化树,正扎根吐叶;新建的村级沤肥池投入使用,400组分类垃圾桶覆盖全村80%农户,净洁村庄序幕已经拉开;村级小广场体育设施完善、路灯亮起,村民休闲热情高。
“对表自查,西乐寺已达到脱贫出列标准。但我们会再扶一程。”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他们将密切关注新引进的2家新型农业主体,“希望能一炮打响,后期好‘复制’、扩规,带领更多乡亲致富。”(记者 胡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