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流转土地500多亩,主要计划养黄颡鱼。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时,还将打造采摘、垂钓等休闲观光项目。”11月9日,在沙湖镇黄剅村见到施兴桃时,他正在基地忙活。轰隆隆的机鸣声不时传来。不远处,几台挖掘机挥舞铁臂,同时进行土地平整作业。
施兴桃是沙湖本地人,从事养殖、饲料经销十多年,一路“摸爬滚打”下来,有实力也不缺经验。“这里土壤条件适宜,又与保利旅游大通道互连,当地政府和村干部们也十分支持,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完成土地流转工作。”前期投入300多万元,成立兴桃休闲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重点贫困村的黄剅村,也迎来了无限生机与希望。
黄剅村是沙湖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沙湖镇牢牢抓住主体培育这个“牛鼻子”,从重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低湖田地区三个方面入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遍地开花”,发展势头强劲。该镇新增流转土地2.4万亩,新引进市场主体15个,其中过千亩主体12个,过300亩主体3个,扶持绿稻黑斑蛙、骏马等6家主体扩规升级。
走进位于黄金坝村的湖北梅冈蛙稻家庭农场,放眼望去,500多口蛙池已经疏挖完毕,蛙稻基地已现雏形。“眼下,正对蛙池进行围网等收尾工作,预计明年开春,就能投种了。”黄金坝村支部书记李文曲介绍,梅冈农场以养殖黑斑蛙为主,间作优质绿色水稻,规划面积2000亩,现有养殖面积300亩。
“基地吸纳本村农户20户,解决灵活就业农民40人。农户在基地打零工,一天工作八小时,收入是130元。如果打包工的话,每天能挣170元呢!”李文曲告诉记者,“蛙稻连作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预计农场年收入可达200万元以上。今后,基地将吸纳更多农户加入进来,就近就业、共同致富。”
包括黄剅村、黄金坝村在内,沙湖镇红垸片区共9个村。“因地理位置偏僻、地势最为低洼,片区经济发展乏力。”谈起这几年的变化,片区党总支书记楚常杰打开了话匣子,“围绕彻底消灭空壳村,保证一村至少培育一个主体的目标,今年以来,盛龙、源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户。如今,片区共引进主体10个,土地流转面积超过一万亩。”
盘活土地,加快流转,做足“水文章”,沙湖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6.5万亩,培育市场主体207个。各类主体通过签约合作、加盟经营、示范带动等方式带动农户4000余户,辐射面积达12万亩;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记者 陈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