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骄阳似火。西流河镇苟美湖村,胡家台抗日英雄纪念碑高高矗立。碑后的胡家台战斗纪念馆,宁静肃穆。
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散尽。英雄纪念地,露出勃勃生机。
西流河镇退休干部、红色文化的“守望者”冯常年老人告诉我们,此建筑群于2013年建成开放,现已成为沔东红色文化传承的代表样本,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市类似纪念场馆还有多少?近年我市在挖掘传承红色文化方面有何作为?带着诸多问题,我们踏上了红色文化探访之旅——
西流河镇:重视红色文化,深植红色基因
“西流河镇近几年特别注重红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西流河镇党委宣传委员郑凯介绍,该镇地处沔东,是一片红色热土,有“一镇四将军,十里三大使”等传奇故事,更有新四军抗战遗址、李之龙故里等浩气凛然之地。
这几年,西流河镇自筹资金,深挖红色基因,修建了多个红色文化教育场馆。
胡家台抗日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胡家台战斗纪念馆、新四军抗战英烈墓碑等,与纪念碑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四周松柏苍翠,蝉鸣声声。
这是记者8月20日在苟美湖村看到的一幕。
冯常年老人告诉我们,胡家台战役是新四军战斗历史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场战役——1942年2月,我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37团、38团的4个连队,将日猷坂田大佐所率领的一个中队200多人包围在胡家台。经过三天两夜激战,200多名日军被歼灭。
胡家台战役的重要意义在于,在敌强我弱的大背景下,给了全国抗战军民极大鼓舞,有力反驳了“日军不可战胜”的谬论,狠狠打击了日寇气焰。
“战斗极其悲壮惨烈。比如熊森烈排长被鬼子绑在树上活活烧死,交通员王柏清被打穿了肚子、将流出的肠子塞回肚里仍坚持战斗……”讲到这里,74岁的冯常年老人眼中泛泪,“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近百位新四军官兵,个个都值得万世景仰!”
2008年,西流河镇启动胡家台抗日遗址修建工作。2013年,包含纪念碑、烈士陵园、英烈纪念广场、遗址纪念馆等在内的胡家台抗战遗址景观群建成开放。
“每年的七一、八一等红色纪念日,来这里瞻仰参观的人很多,5年来已接待近20万人次。”冯常年说,“每次看到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热血沸腾的样子,我就觉得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李之龙故里,同样值得参观凭吊。
。(情系基层记者行第三采访组 华先锋 何晓澜 胡平 朱大亮)
李之龙出生于1897年,西流河镇杜窑村人。他是中共早期党员,具国共双重党籍,黄埔一期毕业生,曾留校协助周恩来同志主持政治部工作。后任国民政府海军局代理局长兼中山舰舰长。1926年蒙冤被捕,1928年就义于广州黄花岗。
门楼庄重,院落肃静。院子正中的一尊李之龙半身雕像,雄姿英发。
走进李之龙故里,仿佛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李之龙故里由牌楼、门楼、李之龙故居、资料陈列馆等建筑物组成,总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于2013年建成开放。
“自从开馆以来,人气很旺。”郑凯介绍,目前胡家台抗日遗址、李之龙故居、沔东文化广场等已相继建成开放,串点成线,成为今人缅怀先烈、砥励前行的最好载体。
陈场镇:重建胡幼松纪念馆
胡幼松,1898年出生原陈场镇坡场乡。他是潜(江)沔(阳)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中共沔西区委书记、中共潜江县委第一任书记。在党的领导下,他组织广大农友建立红色武装,发动武装暴动。他所领导的潜沔地区的武装斗争,为壮大红军队伍、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曾用《红色壮士》刊发其英雄事迹。
大革命失败后,胡幼松被任命为潜沔地区农运特派员,深入到拖船埠一带,发动农民群众,领导革命斗争。党的八七会议后,鄂中特委在沔阳成立,胡幼松被任命为沔西区委书记。
1927年中秋之夜,胡幼松带领赤卫队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沔南戴家场暴动。1928年1月,他领导创建了鄂中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沔西区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
1929年4月24日,胡幼松率领游击队参加谢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因叛徒告密被捕。4月26日,敌人搬来铡刀以死威逼。胡幼松面对铡刀,视死如归:“要铡就铡吧!共产党员头可断,血可流,革命理想不可丢!”凶残的敌人铡断了他的双腿,又将他双手钉在门板上,用铁丝穿着锁骨,用绳子绑住残腿,抬着游街示众。胡幼松几次从昏死中醒来,仍振奋精神,沿途唱着《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一定成功”等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2岁。
1978年5月,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在陈场镇幼松村二组建成开放。馆前20米处,矗立着一座高12.5米的胡幼松烈士纪念碑。胡幼松烈士纪念馆于199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因年久失修,加上周边民居“蚕食”,胡幼松烈士纪念馆渐渐被“挤”在了镇街缝隙里,“连摆花圈的地方都没有”,“极不严肃”。
不能让先烈流血又流泪!陈场镇文化站原站长、市政协文史党史特聘员唐敦新老人带头呼吁。
今年6月,市委书记胡玖明带领相关部门到胡幼松纪念馆专题调研,决定筹资1100万元,重建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目前项目选址和施工方案已获批准,相关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新馆初步定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七一”前开馆。
“管窥”全市:红色文化传承渐成“新常态”
除了胡家台抗战遗址、胡幼松纪念馆,我市还有许多红色文化场所。东岳庙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沔城玉带河北岸的东岳庙,是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秘密成立处。
1942年2月,娄敏修、邓亦中、许炎生、刘金山、叶翠梧、王少先、邓翘如、颜天泽8人,在东岳庙内三佛殿秘密成立沔阳县第一个共产党小组。随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主持孙中山先生逝世追悼大会;组织“青年学会”,宣传反帝、反封建;创办《晨报》,发动青年学生反对列强侵华……
为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我市于1992年在东岳庙旧址上修建了沔阳人民革命烈士纪念馆、沔阳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岁月悠悠,英雄永存。近年来,沔阳人民革命烈士纪念馆渐显破旧,但每年来此瞻仰祭拜的干部群众仍络绎不绝。“我们正在向上级打报告,打算重修纪念馆。”沔城回族 镇党委宣传委员王国琴告诉我们。
长埫口镇新建的杨显东纪念馆、杨显东学校,也引人注目。
杨显东出生于1902年,是长埫口镇何坝村人,棉花专家、农学家、农业行政管理专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杨显东先后担任武汉大学农学院院长,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荣誉委员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10月20日逝世。
2017年11月,杨显东纪念馆、杨显东学校同步举行揭牌仪式,成为我市又一个红色文化教育窗口。
张难先纪念馆、沔阳名人馆、红军坝烈士纪念碑……或维护整修,或新建开放,它们如群星璀璨,在仙桃这片红色热土上交相辉映。
不仅建场馆,还利用多种契机将红色文化发扬传承。记者从相关部门得知,近年我市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正“抢补短板”。
利用现有红色基地,开展系列爱国教育,警醒党员干部、教育青少年学生不忘历史、砥励前行,已成常态;
鼓励红色文化“守望者”冯常年老人等代表,深入学校、机关、社区宣讲革命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拍摄《沔阳一九一一》《奇袭胡家台》《沔州烽火》等影视作品,再现历史风云;
将红色文化传承纳入全域旅游规划,以红色旅游为引擎,带动乡镇经济绿色发展。如西流河镇、长埫口镇的红色旅游路线已然成形,人气初显……
“重视红色文化,深挖革命基因,激励后人前行,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市相关单位负责人表示,下步我们将在建场馆强硬件的基础上,着力做好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工作,让1700多位沔阳烈士含笑九泉。(情系基层记者行第三采访组 华先锋 何晓澜 胡平 朱大亮)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