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位于剅河镇赵湾村的宇兆农业现代产业园内,莲花池内的栈道支架已立起,观景平台正在规划设计,葡萄架廊已初具雏形。不远处的虾塘内,工人们正在投食。
“3年内,这里将成为集休闲、观光、采摘、垂钓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总经理刘良杰说。
乡村振兴,产业第一。剅河镇把引进培育市场主体作为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来抓,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剅河农业发展的一抹亮色。3年间,共流转土地3.6万亩,培育各类新型农业主体40余家,催生出收租金、挣薪金、分股金的新型农民1500人。
资源秉赋独特的沙湖,同样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的温暖“湿地”。沙湖绿稻黑斑蛙繁养基地投入5000多万元,在新河、群合、油合3个村流转土地2400亩,建成了全国最大蛙稻共生基地,每亩纯收入1.5万元左右。眼下,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至192个,流转土地28000亩。
数据显示,仙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已达9000个,带动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近70万亩,网络农户11万户以上,人均纯收入1.8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井喷式增长,成为2017年度仙桃炙手可热的十大新闻事件之一。
农业新型主体为何青睐仙桃这方热土?与政府的支持、政策的引导、示范的引领密不可分。
去年,我市推出了加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123计划”,对土地流转2000亩以上、流转合同5年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一次性奖励100元。与此同时,在用地上给予倾斜。
搭乘政策春风,全市各地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抓一个成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生动画面。越来越多的行业“单打冠军”成为乡村振兴“新力量”, 观光、休闲、体验、文创等农业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百花齐放。
地处平原湖区的仙桃,农业生产受天气与市场双重制约,效益不理想。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主要靠“估”、 凭“天”加“运气”,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市场敏锐。构建一种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他们就能实现双赢。
“主体+农户”“主体+贫困户”等模式应运而生。将农户、贫困户等个体嵌入产业链,吸附到新型经营主体周围,让他们“跟着看、学着干、稳着赚”,靠产业脱贫增收。
长埫口镇刘家垸村64岁村民李玉兵以前种水稻、棉花等传统农作物,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千块钱。现在不仅每年有8000元土地流转金,他和老伴在“百万花海”打工,学会了花卉栽培技术,一年算下来总收入有6万多元。
“我们现在看起来是‘洗了脚’,但并没有‘离土’,只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刘家垸村党支部书记田艾保说,我们可以坐着拿租金,到“花海”打工挣薪金,年底还靠旅游分红利,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记者 邓一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