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旋!“湖北造”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

可以原地360度旋转

定位精度1米

探测深度1万米

集所有先进技术集于一身

……

这就是

“武船造”中国最先进科考船

“向阳红01”

18日,“向阳红01”

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

顺利抵达青岛,过去263天里

它统共行程38600海里

相当于绕行地球1.7圈

这次环球科考

圆满完成了大洋、极地多项科考任务

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让我们跟着“向阳红01”

一起来看看吧

探索南半球

“向阳红01”船的此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

主要集中在人类认知比较薄弱的南半球

深海稀土调查取得突破

上面这张图,就是东南太平洋的富稀土采样。这是国际上首次在东南太平洋海域发现大范围富稀土沉积,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的调查研究的新记录,使我国成为目前对东南太平洋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科考还在印度洋前期发现的稀土超常富集区内,进一步圈划出稀土超常富集核心区域,使我国成为目前对印度洋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程度最高的国家。

此外,科考人员还在东南太平洋海盆还采集到了高丰度的深海多金属结核样品。

(脊玄武质玻璃)

首次两船同步南极科考

在南极海域,“向阳红01”船与“雪龙”船联合执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首次将大洋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对我国南极科考相对薄弱的大西洋扇区进行了大范围“体检”,开创了十二项“首次”:

1、首次将我国南极科考由传统的西经45度向东扩展到了西经37度海域;

2、在穿越德雷克海峡期间,在海峡中部顺利完成了2个站位的综合海洋环境要素观测;

3、成功在南极鲍威尔海布放了2套深水潜标,开创了我国利用潜标对南极大西洋扇区海洋环境实施长期观测的历史;

4、首次对南极大西洋扇区海底进行了大范围全覆盖的海底地形测量;

5、首次在南极大西洋扇区开展了480道海洋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

6、首次在南极海域对海底热液和冷泉活动等特殊地质构造单元开展海底原位热流测量;

7、首次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探测系统,获得3个不同底质环境站位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参数;

8、首次实现在南极大西洋扇区重、磁、震多参数联合反演;

9、首次发现了调查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直接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

10、开展冰缘和岛缘生态特征的系统剖面式调查,获得不同深度底栖生物连同其生存环境的剖面式景观;

11、对南极大西洋扇区的鲸类等海洋大型哺乳类生物进行系统观测,发现了座头鲸等鲸类的密集分布区;

12、首次在南极大西洋扇区发现海洋微塑料的存在

(科研人员释放探空气球)

武船还打造了这些科考船

近年来,武船集团先后建造了“科学3号”“海洋六号”“科学号”“向阳红18”“向阳红03”等多艘科考船,已成为我国科考船建造的主要企业之一。

科学3号

2006年7月,“科学三号”离开武昌造船厂码头,一路北上驶抵青岛。它总长73.3米,宽10.2米,具有全球航行能力,是我国1996年来建造的首艘海洋科学考察船,代表了当时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船的最高水平。今年4月23日13时30分,“科学三号”科考船圆满完成“透明海洋”工程南黄海标准断面调查,顺利返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科考船专用码头。

海洋6号

“海洋六号”科考船在2008年10月于武昌造船厂建成下水。这艘科考船总长106米,型宽17.4米,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为主,首次集地震、地质调查等多项调查功能于一体,是当时世界上第一艘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今年5月,海洋六号”、“探索一号”科考船在“海马冷泉”联合进行深潜作业。

科学号

“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于2010年开工建造,2011年11月30日在建设方武船实现完整性下水。它总长99.80米,型宽17.80米,是当时国际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之一,也是中国未来10年到20年海洋科学考察主力船之一。

向阳红18

2015年5月,武昌长江边,白色的“向阳红18”号海洋科考船顺着滑道缓缓下水。它以1500吨级集成安装了多种科考设备,实现了3000吨至4000吨级科考船的功能,更经济、更节能。2018年3月“向阳红18”科考船海洋国家实验室问海计划设备海试专项航次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正式起航。

向阳红03

这艘向阳红01的“兄弟船”,同样有一身“高精尖”的武艺。4500吨级的它,能抵御12级大风,装配的机器人手臂能潜入海下6000米作业,电力推进续航里程达15000海里,全球没有它去不了的海域。

来源:湖北新闻微信公众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