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如何实现“逆生长”,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干河街道近年来改善人居环境的有力尝试。与以往政府主导的改造方式相比,新的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强调了居民共同缔造的作用——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和业委会居民自治管理,“发动群众参与,啥事都好办!”干河街道主要负责人说。
先民生后提升从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
华建小区是石码头社区的一个老小区,共有居民61户,商户22户。由于开发较早,小区排水系统经常堵塞,路面破损不堪,平日雨水、污水、粪便漫溢,污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满天飞,群众怨声载道,邻里之间也常为排水、走路等问题闹矛盾。2015年,石码头社区曾下决心整治,但由于资金无着落,只得半途而废。2017年,借“创城保卫”的东风,再次下决心治理华建小区。他们派工作人员到居民区联系一些退休的老工人、老干部、老党员和退伍军人,借助“五老”人员的力量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动员工作。社区召集小区住户召开业主代表大会,选出了业主委员会,共同协商华建小区重新安装涵管以及路面硬化事项,并请专业人员对涵管安装及路面硬化施工工程打出了预算。初步预算至少需要9万多元,社区将开支明细向小区住户张榜公示,然后指派一名工作人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一同上门收取资金。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终于筹款五万多元,办事处对社区改造大力支持,对剩下的缺口进行了兜底。终于为华建小区解决了历史遗留下的老大难问题,路面、下水道、水管全部重新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华建小区改造工作正是贯彻了这样的理念,改造以人为本、精准适用,努力让群众更方便、更舒心,从心底迸发出获得感和幸福感。
先自治后融合形成居民共同参与管理模式
崭新的大门、认真负责的保安、非机动车停车棚、枝繁叶茂的小区绿化,走进石码头紫阳小区,让人眼前一亮。小区共有居民264户,2017年2月,原紫阳小区如意物业管理公司突然退出,却没有物业管理公司接手。小区内部垃圾成堆,偷盗严重,小区车辆乱停乱放。办事处得知情况后,迅速召集小区业主代表大会,征求意见,选出了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业主代表组成的业主自治委员会成员,实行业主自治管理,并张贴公告,让全体业主进行民主监督。经过一年多的运转,自治委员会在小区成立了一个“抱抱团”志愿组织,对社区留守儿童以及父母工作忙无时间看管的小孩,他们在物业办公室集中辅导写作业。谁家有难事,他们第一个上门。他们把业主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给紫阳小区创造了一个宽敞整洁、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大洪社区的红树湾小区也是如此,选出了自治大当家,成立了党支部,筑起了升旗台,车库监控全覆盖、创办了老年活动室等。他们的改造提升工作中,“共同”二字是关键和核心,在改造前要问需于民,形成共谋;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做到群众满意。通过坚持“共同缔造”理念,让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在自治中相识相知、互助融合,完善小区后续管理,创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特约记者 汪兆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