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每一户都不落下——我市精准扶贫危房改造工作纪实

  12月5日,黄耀祥又起了个大早,寒风里,他满脸笑容地挥着锄头平整场院,“新屋盖起来了,心里头亮堂了,好日子来了。”

  患有侏儒症的黄耀祥,是西流河镇鄢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穷,此前一家人一直挤住在3间土坯房里,盖新屋“想都不敢想”。而就在上个月,这个梦变成了现实:总面积80平方米的一幢崭新平房,屹立眼前。搬家那天,他激动得抹泪,“一分钱没出,就住上新屋,除了谢,还是谢!”

  黄耀祥是我市精准扶贫危房改造户的缩影。今年,我市共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强力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全市1437户“应改户”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全部搬进新居。原计划三年完成的危房改造任务,提前两年100%完成。

  画蓝图,筹资金,齐动手——新居梦成真

  今年50岁的黄耀祥,身高不足1.5米。多年来,他和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妻子,靠几亩口粮田和打零工为生。

  今年7月1日,黄耀祥家来了一位特殊客人:市委书记胡玖明。

  “你们一直住在这儿?刮风下雨时怎么办?”望着快要坍塌的半边屋顶、斑驳开裂的土墙,胡玖明的眉头皱紧了:“群众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哪有信心脱贫?咱们一定要想办法,帮他们把房子盖起来!”

  一听盖房,黄耀祥就苦笑:“我一年难得攒2000块钱,就是砸锅卖铁,这房子我也盖不起来呀!”

   “要确保全面完成全市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加快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步伐!”几天后,市委常委会议上,“危房改造”议题被重点圈出。

  几个星期后,由市扶贫办和市住建委联合签发的《仙桃市2017年精准扶贫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到各镇、办、场、园、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案头。

   “要确保2017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全部完成。在去年C级危房7500元、D级10700元的基础上,提高额度,按C级危房改造补助不低于1.6万元、D级危房改造补助不低于3万元标准,全面快速启动全市危房改造工作。”“市财政局负责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调度、拨付与管理,市扶贫办负责危房改造工作协调、考核结账,市住建委负责组织实施……驻村工作组负责协助对象确认、协调解决危房改造资金不足等问题。”红头文件上,“帮贫困户盖新房”的蓝图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

   “就算能补给我三万元,我也拿不出剩下的钱啊!”听对口帮扶单位负责人——市血防办主任杨世海给自己算完危房改造经济账,黄耀祥仍愁得直摇头。

  村干部问了,穷亲戚动员了,还差2万元缺口!杨世海一咬牙:“就是从牙缝里挤,也要挤出钱来给老黄盖房子。”就这样,由血防办出资2万元、包保人刘爱兵私人垫资1万元,凑齐了建新房的启动资金。

  10月初,新房动工。村干部来了,驻村工作队员来了……大家或出钱、或出力、或送来青砖木料……热火朝天的建房现场,感动了一村人。

  听心声,解难事,促落实——携手改危房

  为顺利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今年9月,我市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专班。分管城建的副市长负总责;住建、财政、民政、扶贫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改危联动组”;住建委再牵头成立22个联络督办小组。树型结构,层层对接,各负其责,对镇、办、场、园、区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与进展进行全面检查督办。

  组织构架有保障,政策压实紧跟上。为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危改工作专班从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和提高补助标准着手强化资金保障:

  将农村“四类对象”贫困户危房改造中央补助资金标准由原来户均7500元提高到户均11570元,其中精准扶贫危房户补助标准为C级危房改造补助1.6万元、D级危房改造补助3万元;

  对于无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对象户采取“四个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即:中央补助一点、省市配套一点、扶贫工作组帮一点、村级出一点;

  将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的因灾倒损、“解四难”退伍军人帮扶资金进行整合,全部用于解决危房改造资金难的问题,确保“四类对象”安居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干事创业,舆论先行。为了让群众广泛知晓利好消息,工作专班利用电视媒体、村村通广播、宣传专栏、政策明白卡等宣传平台,进村入户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传,先后制作宣传栏600个、办宣传专刊2期,发放政策明白卡20000多份。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初衷,执行中总免不了“艰难曲折”。

  杨敬平,毛嘴镇杨越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啥也不肯建新屋,“我都80岁了,还能活几年?政府已经够照顾咱们了,再给国家添负担,我良心不安!”

  每次干部上门动员,他都“赶”人家走。这个曾当过多年村干部的老人,坚持认为自己的小窝不会塌。他有两女一子,条件都很一般;老伴早就过世,他孤身一人住在一间D级危房里,可他毫不在意。

  最终,经驻村工作队——市总工会几位同志的“软磨硬泡”,老人在申请书上签了字。几个子女凑3万、国家补助3万、驻村干部捐几千,总造价6.5万元的一幢新房盖起来了。

   “昔日墙裂顶漏风雨来作客,今朝壁固瓦全寒暑去无踪。党赐春秋。”乔迁那天,老人喜滋滋地请村里“先生”书写了自己所作的对联,张贴在大门上。

  重民意,督落实,抓进度——一户不能落

  “这房子能顺利盖起来,一是国家政策好,二是各级干部好。不然,靠我自己盖房子,只怕要等到猴年马月!”12月6日,沙湖镇新口村六组贫困户钟腊英拉着记者“参观”她的新家,“看看,这大门、窗帘、床……都是新的。”话里透着满足,“虽然有波折,但总算又快又好地盖起来了,我的‘心病’解啦!”

  她所说的“波折”,是指曾在今年9月的危房改造公示中落选。满心希望落了空,60岁的钟腊英一时差点急哭,“老伴早就过世,我一个人拉扯几个儿女成人,这几年高血压、胃炎等一身的病。儿子打工,只能温饱……”

  电话打到镇包保干部向会圣那里。向会圣立即下乡走访复查,随后在镇“代表说事”时反映了这事。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找到相应执法部门,重新审核钟腊英家的情况。最终,钟腊英的房子被确认为C级危房,纳入改造名单。

  像钟腊英这样的故事不是个案。1437户贫困户,分布在全市95个重点贫困村,地域广、位置偏,家家情况都很复杂。如何有效甄别、客观定级、督促落实,考验着各级干部。

   “除组织、资金、宣传等保障到位外,我们特别注重强化督办,严格考核到位。”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如市住建委负组织责任,负责抓好对象确认,房屋等级鉴定,工程质量监管等;镇(办、场、园、区)负主体责任,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联络组负督办责任,确保工程有序推进。且各地都与工作专班签订了责任状,将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与年终经济工作考核结账挂钩,实行追责问责。“纪律面前,谁也不敢懈怠!”

  纪律无情,帮扶暖心。沙湖镇新口村贫困户朱友香就感受到了何谓“干部胜亲人”:

  2017年年初,她与沙湖镇党委书记胡纯平结成“亲戚”。了解到她想建新屋,胡纯平请人来预算,得知新建一间70平方米的新房子,至少需要5万多元、而她还差2万多元的缺口时,胡纯平找到几位爱心人士,加上本人捐款2000元,一共凑齐了13000元。

  钱还不够,胡纯平又到家主持“家庭会”,动员亲友们“搭把手”。几个女婿、亲人被感动,纷纷表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钱够了,胡纯平又为朱友香选择新屋台基,多次跑动,终于在离沙湖集镇较近的一组安排了新台基。

  截至11月底,全市14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占年度计划的100%。所有危房改造户补助资金到现在也已经全部发放到位。记者手记: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曾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慈悲慨叹。而这份美好愿望,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终究只能化作一声叹息。今天,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慈悲心愿有了完美落点——国家补一点、单位帮一点、亲属凑一点、自己出一点,间间破屋得以变身明亮新居。

   “寒士”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满满获得感的真情流露,更是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感念!仙桃干群把安居工程做得贴心、做得及时,值得点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