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仙桃渔网 如何织出大产业
——仙桃市三伏潭镇渔网产业观察
1日上午,仙桃市三伏潭镇沟二社区,67岁的袁莲珍手中剪刀“咔嚓”作响,百米网布被裁成40厘米宽网段,再打捆分堆。
在袁莲珍身后,一条无形的生产线编织着另一张大网,遍布大街小巷、村村户户,高峰时3万多人同时“在线”。
代代相传一张网,如今织出5亿元总产值。在三伏潭镇,靠网起家的百万富翁超过30人,身家过亿已不是传说。
毫不起眼一张网,缘何有如此大能量?记者赴当地一探究竟。
代代传承织渔网
“干不动了,回来接班!”8年前,在深圳上班的刘华接到父亲电话时并不意外。“父亲继承外公的衣钵,我又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
作别大都市,回到小乡镇。一边适应,一边“接班”。如今,34岁的刘华掌控着“刘氏虾笼蟹笼”千万家业,产品畅销湖北、湖南两省,稳坐地笼批发第一把交椅。
与“刘氏虾笼蟹笼”相隔不远,钟远祥家编织丝网超过30个年头。仓库里,丝网规格上百种,高从几米到几十米,宽从几米到200多米,应有尽有。当日,运货车辆来往穿梭。“我们对渔网有一种天生情结。”年过六旬的郑静是土生土长的三伏潭人,在外当兵多年仍忘不了家乡的渔网。儿时记忆中,家住汉江边,缺田少地,“靠江吃江”成了无奈选择,渔民织网的手艺代代相传。
2000年前后,三伏潭镇政府专门开辟渔网一条街,把渔网大户引入集镇。如今,一张渔网已成三伏潭特色产业,经营户超过30家,总产值超过5亿元。
四分之一人口在织网
走在三伏潭镇渔网一条街,随处可见“网”元素。
手捏线头,穿梭而出,锁边,连缀……三下两下,一格虾笼就完工了。在留名口村,66岁的彭菊珍坐在树荫下埋头装网,动作娴熟。“每天做3个虾笼,每个能赚13块钱,买菜零花都不愁了。”彭菊珍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她和老伴守着两幢小楼,种8亩多地。农闲时,老俩口就织网打发时间。
上班前,织网两小时;下班后,织网4小时。多年来,在三伏潭镇一家企业上班的彭新娇,总是见缝插针找织网的活儿,每月可挣1000多元。“轻松自由,不影响上班,抽个空就把钱赚了。”彭新娇说,老板主动送材料上门,当天交货结算,从不欠钱。
在“刘氏虾笼蟹笼”仓库里,62岁的村民余金平忙得停不下来。“每年收入3万元,做了3年舍不得走。”余金平说。
据统计,三伏潭全镇人口8.2万,从业人口2万多人,约占四分之一。此外,还带动周边乡镇近万人就业。
采访中,刘华算了一笔账,该镇每年支付工人工钱超过4000万元,仅他一家就有600多万元。
产业瓶颈亟待突破
“全镇渔网总产值比省内其他地方高出很多,我们个体产值却无法与人相提并论。”三伏潭镇渔网产销两旺的背后,小而分散、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模式,让刘华等经营户忧心忡忡。
有人拿中国渔网第一镇安徽省槐林镇作比较,从业人数与三伏潭镇不相上下,总产值却是三伏潭的10多倍。仔细比对后,三伏潭人发现他们缺少重要一环:全产业生态链条。“个体家庭作坊式生产,标准不统一,低端产品质量上不去,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利润空间一再压缩。”刘华对眼前的发展瓶颈感知深刻。目前,三伏潭没有一家网布企业,生产链上游几乎一片空白,风险将越来越大。“货物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规模化生产,又找不到合适厂房。”刘华说,在转型升级的强烈愿望中,资金和厂房成为经营户心头之痛。
曾经的渔网一条街已无法承载这个大产业,如何突破?“我们将立足现有基础,招引相关企业,打造全产业生态链,让经营户多增收,从业人口都受益。”三伏潭镇党委书记张艳敏表示,该镇渔网产业工业平台正在规划中,通过筑路架桥让渔网一条街北延1600米,新增千亩用地,延长上下游产业链,助力渔网产业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