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埫口的田间地头,遍布他的身影;市雷锋事迹展览馆内,均为他的展(藏)品;长埫口镇每一场文艺汇演背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自费开办“德教馆”,创办全省第一家镇级农民图书馆,建立民俗文化资料库,开办全国首家“雕花剪纸陈列馆”,20多年巡回全市开展“雷锋事迹展览”,提起他,无人不竖起大拇指点赞。他是我市“文化拔尖人才”、长埫口镇文化站站长——蒋宏波。
8月1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长埫口镇,寻到隐匿于闹市中的文化中心,上世纪70年代的房屋风格,在现代建筑包围下,显得格外突兀。走入文化站内,蒋宏波正在用早餐,一碗白粥,一碟咸菜。放下碗筷,蒋宏波将记者带到他的简易办公室。33年的坚守,33年的踏寻,33年的酸甜苦辣,蒋宏波娓娓道来。
记者:蒋站长,你从何时起开始担任文化站站长?在这之前你从事什么工作?
蒋宏波:我担任乡镇文化站站长一职已有33年,在此之前,我是个普通农民。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因从小爱好写作、绘画,在务农的这段期间,我每天都进行文学创作,给报刊(电台、电视台)写新闻报道。当时大福乡党委筹建文化站,物色工作人员,我们村的支部书记立马向他们推荐我,就这样,我进入文化站工作,迅速进入角色,借钱、贷款、买办公桌椅和文化活动设施。我是全省乡镇在文化站坚守时间最长的站长。
记者:最近市里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活动,你忙得不可开交,任站长以来,这样大大小小的文化活动办了不少,你第一次举办大规模的群众文化活动是什么时候?
蒋宏波:2007年,我筹划组织了全镇第一届文艺汇演,在此之前,我从未办过这么正式的大型文艺活动,所以一切都靠自己摸索。搭舞台、布灯光、置背景、写海报、写主持词、安排表演者化妆,进餐等等,由我一个人负责。直到现在,这个活动我连续自费举办了七届,成为全市农村文化活动品牌。
记者:除了这些活动,你对雷锋文化相当痴迷,从1993年起自费搜集雷锋文献资料,在踏寻这些资料的过程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事?
蒋宏波:小时候看《雷锋日记》,深受感染,立志要做雷锋那样的人。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为了搜集那一天的报纸、《中国青年》杂志,我历经千辛万苦,踏遍全国各地,不惜重金,四处搜寻。截止到现在,我搜集的雷锋资料已有上万件(份)。1993年,我听说长沙有个收藏家有当年的《中国青年》杂志,这是全国第一本宣传雷锋的专号杂志。我辗转反侧找到他,遭到拒绝。当我打听到他喜欢收藏杂志的创刊号时,用自己20本杂志创刊号换回了《中国青年》杂志。这本难得的《中国青年》杂志,成为雷锋事迹展览馆的镇馆之宝。
记者:为了办好文化站,你将自家房子卖掉,这样的举动,常人无法理解。当初卖房子,你是如何说服家人的?
蒋宏波:在之前的20年,没有资金支持,文化站要订阅“三报一刊”,怎么办?我自掏腰包订报刊,同时举办文化活动、搜集雷锋资料,实在是入不敷出,只好作出将房子卖掉的决定。当时,我的爱人和儿女非常反对,但当他们看到我热爱文化的意志坚定,将文化站办出了一定成绩时,最终松了口,同意我将房子卖掉,补贴文化站经费的不足。
记者:你的事迹,经常受到全市全省表彰,是仙桃农村文化的一面旗帜,这么多年来,你是如何带动年轻站长的?
蒋宏波:任职以来,我多次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表彰,被授予“湖北省优秀文化站长”称号,33年不断得到市文化局(文广新局)表彰。省文化厅、省群艺馆,全省各地每年都有文化站站长来我这里参观考察。我将这么多年来,为群众文化活动私自花的费用作了一个统计,大概有24万多元。一些新上任的文化站站长都叫我“老师傅”,他们需要指导,我也肯于帮助,尽力做好农村文化人才的传、帮、带。
记者:你热衷于田野调查,做了几十年的“非遗”普查,具体做了些什么?
蒋宏波:我搞田野调查,最主要的目的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国家2006年提出“非遗”概念,早在90年代初,我就开始做这个事,全市雕花剪纸艺人最原始的“花样子”及传统绣品等物品、资料均被我“一网打尽”。一次在进行“非遗”普查时,别人向我介绍了胡敬先这个艺人,我自费租车找到他家,为他的雕花剪纸艺术叹服,经过多番努力,胡敬先成为我市首位国家级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搞“非遗”普查,完全是我心甘自愿。将民俗物品收藏、保护、展示,是我的愿望。现在,全市70%的乡村已被我寻遍。我希望能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办个雕花剪纸博物馆。
记者:我看到你这个文化站图书馆藏书相当多,这个图书馆是何时建立的?当时是什么情形?
蒋宏波:想把文化站办好,图书馆、阅览室必须排第一位。1992年,我就决定自费办图书馆,好在我平时喜欢积累书报刊,就将自己所藏全部捐献出来。没钱买柜子、桌子,就到处打听待处理的货架、货柜,每年自费订阅报刊一、二十种,办成了全省乡镇首家万册图书馆,并一直开办至今,基本满足读书看报人所需。
记者:你精通写作、书画、剪纸、皮影各方面知识,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很难做到的,平时你是如何进行知识储备的?
蒋宏波:长期以来,仙桃的非遗艺人暗藏在民间,得不到重视,我感到很心痛。建立民俗文化资料库,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行的,不仅要积累,还要亲身去体验,拜艺人为师。例如雕花剪纸,我跟马佑甫老师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也成为一名剪纸艺术家。现在,我不仅能设计剪纸,也搞写画,还经常编写剧本,邀约文艺骨干来表演。我编的小品《搬家》《莲湘舞(道情剧)》《农家书屋就是好》在全省调演获得三等奖,已成为我们文化站的保留剧目,年年都会上演,很受群众欢迎。
记者:作为一名文化站站长,每个月工资1900元,这33年来,你是如何守住清贫,将长埫口镇文化活动办得风生水起?
蒋宏波:十年来,我每年自掏腰包5000元租借影剧院办文化站,开展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我就采取“以文养文”的方式,发挥自身特长,用自己的文化创收来补充文化资金的不足。五年来,举办了两次农民书画笔会、展览活动,4次剪纸培训班,3次皮影戏义演周,5届文艺汇演,8次红色收藏展览,让农民朋友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视听文化。
记者:你为什么对农村文化活动这么执着?在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对群众有何意义?
蒋宏波: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改变了群众的生活娱乐方式。以往,农村麻将馆成风,我花钱请来老师,义务教妇女跳舞,培训写字画画。现在一到晚上,文化站门前广场上就有好几个舞蹈班子来跳舞。另外,图书馆也成了老人小孩的好去处。把一个镇的文化活动搞活跃,是一个集镇的风景和精气神。长埫口镇是全国“雕花剪纸之乡”“皮影戏之乡”,民间艺人最多,获奖作品最多。有这个底蕴在,我必须得运用好,并将它培育和推广出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