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6年12月25日在仙桃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周文霞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逆势竞进推动发展,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预计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亿元,是2011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1%;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达1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1亿元,是2011年的2.8倍,年均增长22.7%;外贸出口6.2亿美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6.5%;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44亿元、29亿元,年均增长14.9%、17.4%;地方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持续稳定在7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6亿元,年均增长14.2%;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859元、15720元,年均增长12.3%、14.4%。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增强,累计投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39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90家,净增96家,其中税收过千万元26家。镇域经济竞相发展,税收过亿元镇办达到5个,过5000万元2个。
五年来,我们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产业层次加速提升。工业经济优化升级。五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4.8%,仙桃高新区晋升国家级。我市先后获得中国食品产业名城、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创新服务示范区、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产业园等多张靓丽名片。现代农业优势凸显。农产品加工产值连续六年居全省县市第一,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服务业加快发展。江汉平原农产品大市场、武商仙桃购物中心建成开业,电商创业园、孵化园建成运营,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沔街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街,排湖、沙湖、沔东、仙西等旅游开发加快推进,乡村旅游蓬勃兴起,我市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试点城市。城投债券顺利发行,湖北银行布点仙桃,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达30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
五年来,我们全域统筹一体发展,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南城、东城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中等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一批重大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实施。每年实施城建“十大工程”,五年投入100多亿元。深入开展“六大环保专项行动”,市内主要河流沟渠水质得到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开始好转。大力推进林业生态示范市创建和“绿满仙桃”建设,全面开展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绿色底色更加鲜明。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大力推进简政放权,精准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行“营改增”改革。统筹整合财政专项资金21.6亿元,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加快推进,公车改革落地见效,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教育“三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我市服务台商台企经验全国推广,入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
五年来,我们着力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生活明显提质。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投入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达75%以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实施,4.9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10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持续扩面提标,低保、五保等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补贴、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等惠民政策相继实施;新改扩建福利院15所,建成社区居家养老、农村互助照料服务中心263个,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7400户。新改建城乡幼儿园74所,新增中小学校8所,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新院区建成使用,15家镇卫生院、237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改造,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两孩政策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得到有效治理。市文化中心、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开工建设,沔阳名人馆、陈友谅纪念馆等一批文化场馆建成开放,我市荣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沔阳三蒸之乡”、“亚洲体操之乡”称号。
五年来,我们从严从实转变作风,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抓一促”活动,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三公”经费逐年下降,政府作风明显好转。坚持不懈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治庸问责和履职尽责督促检查,着力治“三官”促“两为”,政府效能持续提速。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查处各类违纪违规案件459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实施审计项目169个,审减资金4.1亿元。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386件、政协委员提案537件。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2%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左右。
(一)加速产业升级,打造经济繁荣的水乡田园城市。一是推动工业高端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仙桃行动,主动对接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重大专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高端扩张、新兴产业倍增发展,打造1-2个千亿产业集群,建成全球最大的非织造布研发生产加工基地、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食品产业基地、华中地区最具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力争五年培育10家产值过50亿元、50家过10亿元、200家过亿元的骨干企业群体,实现百亿量级企业零的突破。推进仙桃国家高新区“一区六园”提质增量,打造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的优势平台。加快“两化”融合发展,支持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改造,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车间。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全面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建设,瞄准行业标杆推进工艺创新、技改升级,形成市场竞争新优势。二是推动农业融合发展、质效升级。加快“四三二一”百万亩富硒农业开发,推动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绿色蔬菜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大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强新生代农民培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种养加一体和“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紧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发展农业机械化,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成果,努力把仙桃建成全国现代水利示范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农产品物流基地。三是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业态升级。发挥仙桃海关和汉江仙桃港优势,全力招引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将仙桃打造成江汉平原地区外贸物流中心。做强电商孵化园、创业园和跨境电商产业园,培育和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电商企业和电商基地,推动电商下乡、农产品进城。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引进股份制银行、民营银行等金融市场主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深化全域旅游创建,推动旅游与现代农业、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融合发展,加快“一江两沔三湖四带”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着力打造2个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5个旅游名镇、20个旅游特色村,促进旅游景点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集点连线成片,建成全国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
(二)推进全域统筹,打造紧凑集约的水乡田园城市。一是高品质建设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南城新区基础设施、生态景观和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城融合、规模适度、智慧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和空间设计,注重在规划建设中留白,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空间。有序推进老城区、城中村、棚户区和背街小巷改造,高标准打造一批休闲空间和生态廊道,建成一批独具魅力的城市客厅。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综合管廊建设,解决城市排涝渍水问题。实施城市社区生活服务圈建设,方便市民工作生活。优化城区路网结构,全面推进城区进出口道路升级,千方百计增加停车位和停车场,畅通城市微循环。加强城市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加快推进“1+2+5+X”智慧应用体系建设,深化市容环境和交通综合治理,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使城市居住舒适度、环境优美度、交通畅通度、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文明度明显提高,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高水平建设特色城镇。深入推进“五镇同创”,打造各美其美、各富韵味的精品城镇,提升城镇功能品位和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引导各镇特色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强镇、农业名镇、商贸重镇、物流大镇、旅游靓镇,打造1-2个全省十强乡镇。三是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统筹实施农村产业开发、民居建设、设施配套和生态保护,实现村绿村洁、民富民和,打造一批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四是加快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推进城乡污水处理、环卫保洁、供水供电、交通公交、燃气供应、光纤通信等公共设施全域一体化。全面实施镇际公路“一级化”工程,积极谋划和加快推进“铁水公空”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将仙桃打造成为江汉平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三)坚持绿色引领,打造生态宜居的水乡田园城市。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净土”工程,全面治理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污染、重点流域污染、大气污染等环保突出问题,以环境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为群众谋求更多绿色福祉。深入推进“绿满仙桃”行动,实行全域植树造绿,力争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进入国家森林城市行列。加快城乡环保设施建设,完成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农村垃圾中转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提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能力。二是大力实施“水润仙桃”行动。精细谋划“一江八水五湖”水系建设,全力兴水利、保水源、治水污、美水景,推进城市水系景观式改造和湿地湖区保护性开发,高标准打造排湖生态景区、沙湖湿地公园、汉江江滩公园等一批城市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千河保护计划”,认真落实“河长制”,有序推进退耕退渔退垸还湖还湿,加强河道综合整治和水系生态修复,构建水安、水清、水满、水灵的生态水网。三是强化绿色发展刚性约束。严守城市边界、耕地保护和生态红线,严控开发建设规模和强度,推动城市有序发展。严把环保准入关口,切实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测,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加大生态环保考核和督察力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四)培植强劲动能,打造充满活力的水乡田园城市。一是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各项改革举措,以“四个有利于”纵深推进改革,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和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行政综合审批和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最大限度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解绊。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并联审批和网上办事全覆盖。做实做大高新投、文旅投、智慧投等融资平台,对接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成立仙桃子基金,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加强财政资金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成与全省联网对接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抓好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加强户籍及其配套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湖北自贸区辐射效应,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建设仙桃保税物流中心,着力畅通开放大通道,打造开放大平台,提升城市开放能级。全面推进与武汉同城一体发展,加快在产业、交通、市场、科技、资本和园区等方面的深度对接。着力提升招商水平和实效,力争五年招引投资过亿元项目200个以上,在战略性和格局性大项目引进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放大“五心”服务品牌效应,打造内陆开放的新标杆、新高地。巩固扩大外贸出口领先优势,力争出口总额五年翻番。三是强力激活创新动能。加强仙桃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一批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产业集群、专业园区、镇办、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和引进一批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用好用活国家和省支持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力推进“四创”联动,搭建“四众”平台,发展“四新”经济,打造“双创”先锋、活力之城。
(五)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幸福和谐的水乡田园城市。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紧扣“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落实好“1+9”系列行动方案,实现“村出列、户脱贫”目标。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稳定脱贫减贫。二是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创业带就业,整合完善鼓励创业的政策体系,加大就业帮扶力度。落实国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充实百姓的“钱袋子”,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五年翻番。三是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以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保障水平,基本建成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以创建国家健康城市为抓手,推进健康仙桃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计生服务管理转型,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上档升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全面提质、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规范发展民办教育。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网络,提升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指数。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清晨之问”,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拓宽群众诉求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准确把握社情民意,认真回应人民期待。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实现网格信息管理全覆盖,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称性建设,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全面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夯实社会治理的基层基础。
三、2017年政府工作重点
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增长12%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环境质量改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等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推进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投资的最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开展招商,巩固对台招商优势,扩大对日韩欧美招商成果,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总部经济,力争全年新引进过亿元项目50个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0亿元以上。按照“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做好重大项目滚动实施,力争全年投入建设过亿元项目80个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认真落实领导包联、部门包挂、跟踪服务、定期拉练的项目推进机制,推动汉宜线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铁路、华润仙桃电厂、陈场至沙湖南部快速通道、仙桃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和加快建设。围绕脱贫攻坚、社会民生、水利工程、市政设施等领域,加紧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力争东荆河下游综合整治、大垸子泵站、丁刘泵站挤进国家和省投资计划“笼子”。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力争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增长20%以上。大力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快建设PPP项目库,努力扩大民间投资。
(二)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按照“专业园区、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推动食品、非织造布、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集群扩张、链条延伸,放大主导产业集群效应;推动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创新提升;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项目集聚、提质增量。抓好新蓝天有机硅、绿色家园50万吨环氧新材料、中星电子30万吨四氯化钛、恒天嘉华二期、新鑫无纺、健鼎二厂、禾元生物、中骏上原、六合金属、海星食品、荣成包装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仙桃国家高新区建设,完善“一区六园”基础设施配套,引入更多科技创新主体、研发孵化中心和产业服务平台,推动高新区突破性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支持优势骨干企业扩规提能、兼并重组、技改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小进规”扶持力度,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以上。抓好“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培育和“双创”工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做多做强市场主体。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降成本和各项惠企举措,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新增富硒农产品基地20万亩以上,支持中粮米业、唯特富硒、硒乡源等富硒企业创品牌。放大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绿色蔬菜等特色板块优势,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和产地认证,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以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为契机,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鼓励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发展规模经营、农产品加工及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抓好排湖10万亩观光休闲农业板块建设,支持胡场阿尔迪、彭场巨田等一批新型主体发展,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以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家,家庭农场300家。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泽口灌区续建配套、泽口泵站更新改造等国家、省重点水利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整修加固水毁涵闸泵站,疏通“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疏挖沟渠2000公里,打通服务农业的“最后一厘米”。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20万亩。
(四)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全域旅游开发,加快五乐台二期工程建设,支持鄂旅投打造排湖风景区沔阳小镇,推动环排湖绿道、排湖游客服务中心、龙舟公园等旅游项目建设,建成赵西垸梦里水乡、京久花世界等一批旅游项目,确保沙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验收达标。加快旅游环境建设,实施厕所革命,建成A级厕所30座。健全城市商贸网络,加快形成城市商业中心、特色街区、社区和农村商贸服务网点“三位一体”格局。加快临港物流园、城东物流园等一批综合性物流基地建设,推动电商孵化园、创业园、主流网站“仙桃特色馆”发展壮大,扩大市镇村三级电子商务网点规模,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力争引进股份制银行或民营银行1家以上。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确保新增信贷投放40亿元以上。积极对接资本市场,新增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10家以上。
(五)建优建美精品城镇。以水乡田园城市统领城乡规划设计,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编,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推动城市景观和生态修复设计升级,加紧规划设计集铁路客运、长途汽运、城市公交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新城区建设、老城区改造。重点打通南北向七个通道,畅通城市路网。实施中心城区雨污管网分流以及联网联通,高标准建设沔州大道仙洪线至通顺河段地下综合管廊,做好背街小巷及路灯等配套设施改造维护。推动汉江江滩公园、城西湿地公园、十全湖生态公园、前通河公园建设,完成流潭公园改造。加快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体验中心建设,推行市民“一卡通”。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持彭场打造“湖北第一镇”,毛嘴建设全省“四化同步”示范镇,抓好7个全省美丽乡村试点和环排湖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支持各镇打造1-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扎实推进318国道改扩建、沪渝高速排湖互通等交通“十大工程”,建成500千伏仙桃、110千伏龙华山、110千伏胡场输变电工程。
(六)坚决向污染宣战。强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大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治理力度,抓好通顺河等重点流域水系生态修复,启动十全湖、排湖等湖泊生态治理,实施“185”水系连通工程,力争市内主要河流水质有明显改善。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建筑施工、机动车尾气、道路扬尘、秸秆焚烧等综合防治,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达标改造,确保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0%以上。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计划,加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强化工业废物、医疗废物、餐厨垃圾、污泥、渗滤液处理处置,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改善土壤质量。加快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设垃圾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大力推动庭院、村庄、道路绿化以及城郊六大森林公园建设,新增造林面积5万亩,绿化通道100公里,打造60个生态宜居村。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执法,始终保持生态环境整治的高压态势。
(七)持续改善民生福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政策兜底等扶贫工程,确保全市所有贫困村都形成1-2个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所有贫困户有稳定收入来源,达到脱贫验收标准。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完善全民参保登记制度,完成征缴扩面5万人以上。加快发展城乡养老服务体系,新改扩建福利院3所,新建社区居家养老、农村互助照料服务中心50个。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让困难群众住上安居楼、平安房。优化义务教育布点,解决“大班额”问题,强化教育培训市场整顿,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加强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市艺术活动中心、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巩固基层文化体育阵地。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积案化解,加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持续开展信用环境综合治理。深化电信诈骗、黄赌毒、“四霸六强”等专项整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强食品药品和安全生产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成27个城市社区标准化建设,创建1-2个省级示范社区。
四、务实重行推动政府工作落实
(一)以法为纲,阳光善政。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动政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完善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程序规定和追责制度,做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快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工作公开透明。
(二)以实为要,高效行政。坚持重实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干顺民意、得民心的事情。发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定下的事雷厉风行,看准的事一抓到底,承诺的事坚决兑现。建立智慧政务云平台,建成启用市民之家,打造部门联网、高效运转的“线上政府”,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健全完善“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拧紧“落实链条”,加强督查督办,严格问效问责,推动各项工作高效率、快节奏。强化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坚决整肃庸懒散慢、为官不为、推诿扯皮现象,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执行有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营造真抓实干、担当有为的浓厚氛围。
(三)以廉为本,从严治政。切实增强“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恪守“俭、简、检”,严防“四风”问题回潮反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完善财政资金支出、工程项目招投标、国有资源交易等领域制度,扎紧制度“笼子”。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惩治违纪违规行为。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凝聚发展正能量,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今年市政府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完成新一水厂建设,新建和改造乡镇供水加压站9座,建设配水管网135公里,实现全域供水一体化。(2)改造提升城东污水处理厂;新建12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3)启动老城区雨污分流分片治理,完成仙桃大道、黄金大道雨污分流改造。(4)新开工保障性住房2503套,货币化安置4281户,改造农村危房1000户;改造标准化农贸市场4个。(5)启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新增停车位9000个;启动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和微循环交通系统建设,开通1条以上微循环公交线路,新增城市公交线路1条。(6)完成市文化中心建设;建成村(社区)文体广场100个。(7)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10所。(8)新建城乡小游园100座。(9)完成城区“天网工程”建设,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10)开展食品药品免费安全检测,为食品药品工业企业提供不少于1200批次免费检验,为群众提供不少于6000批次免费快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