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的“再生之道”

日前,记者在陈场镇金岭村四组看到,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里,一台台收割机正在来回穿梭,紧张收割。

“中稻早就收了,这是我们今年开始规模种植的再生稻。”陈场镇金岭村四组组长冯善新介绍说。

市农业局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周波介绍,再生稻是普通中稻的品种,只是把播种时间提早到3月中旬,经过100天的生长,在8月份进行第一道收割,收割时保留稻茬,稻谷能在原来基础上再发一季。

“我们所有的水稻品种都有再生能力和潜力。”周波认为,如果在第一季水稻收割后,进行适当的肥料、水分管理,那原来的休眠芽可以再萌芽、再抽穗。“只是我们以前在季节选择、栽培方式上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尝试而已。”

一直以来,农民会在收完中稻后翻田整地,接着种油菜、小麦等作物。今年,金岭村的梁圣平在村干部的支持下,尝试着保留了第一季收割的稻茬,任其自然生长,终于在三个月后,迎来了第二次大丰收。

“本来是没报希望的,想不到还收了这么多。”11月5日,经过随机选定田块、现场收割、现场测量、现场脱粒、现场称重,市农业局对这块再生稻试验田的亩产进行了测算,发现736个平方长出了641斤稻谷,除掉水份和杂质,国际亩(每亩666平方)产量达到了500斤,让梁圣平十分意外。

“我根本没有管过,没有施药、没有追肥,第二季的开支几乎为零。”由于今年是第一次种植再生稻,梁圣平基本没花心思,却没想到最终的亩产量超出了预期,让他着实兴奋,同时却也颇觉遗憾:“收第一季时把田边角的谷秧子踩坏了好些,种植过程中也没好好管理过,不然产量还更高些。”

一种两收,再生稻在省种、省工、省药的同时,也为他带来了满意的市场效益。“第二季再生稻米质好,可以卖到1.8元一斤,比普通中稻翻了一倍。以前一亩是1000块钱的收入,我现在种再生稻,两季下来一亩可以落成2000块钱。现在,我有将近10亩田,相当于比以前多收了接近1万块钱。”

没想到就这样轻松把钱赚了,梁圣平笑开了嘴:“以前一季中稻加上一季油菜,辛辛苦苦一年也没有这个收入。”

据了解,今年是陈场镇规模化试种再生稻的第一年,再生稻种植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不错的效益。从明年开始,陈场镇准备将再生稻纳入重点扶持产业的规划,采取机关干部带头种、产业连片重点推、项目资金集中用等政策,将再生稻种植打造成陈场镇产业发展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作者:樊碧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