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头/斤的,这边是38头/斤。”9月20日,位于杨林尾镇老桩垸村的江水情富硒生态养殖基地好不热闹,从长沙赶过来的虾贩直奔水塘边,随机拉网捕虾,看品相,议价格。5000斤南美白对虾,刚出水就被抢光。
对虾上市时节,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客商来“抢虾”。这是基地迎来的第15批客户。用虾贩“张胖子”的话说:“这个基地的虾,个头大、体质好,卖相足,跑多少趟都值。”
9月份以来,这样的场景,每天上演。基地创始人、56岁的回归企业家龚守成介绍,按现在对虾的长势与行情,每亩纯收入1万元不成问题。
对虾对环境气候、养殖技术要求颇高,一旦发病,很容易造成颗粒无收。所以,即便利润诱人,平原水乡鲜有人尝试。龚守成却敢“独上虎山”。
去年12月,在海南从事生物科技创新10多年的他,返乡投资1000万元,在鲫鱼湖流转1000亩土地,办起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园。精养南美白对虾、水蛭、黄颡、小龙虾等名特优水产,并凭借全新的养殖模式与营销理念,实现了产销两旺。
“传统四大家鱼养殖,数量多,效率低,利润薄,毫无市场竞争力。”龚守成说,投资现代农业,就要走高端路线,以品质取胜。
“在农民传统观念里,增产靠化肥助力,防病靠农药护航,导致土壤陷入恶性循环。”龚守成采用的“微生物生态平衡”技术养殖,打破了传统的消(消毒)杀(杀虫、杀菌)模式。在对水塘进行晒、翻、整、调后,他们会给鱼塘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以改善土壤肠道,恢复土壤活性,为水产品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基地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生态养殖的标准控制,确保富硒水产品无农药、无抗生素、无重金属残留。
补充微量元素,无疑会大幅增加养殖成本。龚守成的回答是:“投入绝对超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最低22元的收购价计算,对虾亩产可达800-1000斤,而一斤的成本约为11元,亩平利润达100%也不稀奇。
与一般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同,龚守成没有急于建工厂后再找市场。他在谋划初期就紧盯市场,摸清了大小水产品的产销渠道,生产适销对路的水产品。他的3万斤水蛭尚在育苗阶段,就被广西玉林药业等订购一空。
为确保新模式可借鉴,供复制,基地采取“培训、培养、培育”的三培模式,变传统普通农民为现代水产技术工人。杨林尾镇代桥村村民邹乐银在基地工作5个月,不仅拿到3000元工资/月,还免费学到了技术,明年打算自己当老板。
“3年内争取扩规到5000亩。”龚守成说,他希望以合作社、创业孵化基地的形式,将基地打造成可复制的健康高效养殖新模式,推动仙桃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