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仙桃的文化产业领域进一步拓宽,文化产品和服务种类更加丰富,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仙桃市规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16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数为15家,年末从业人员数为1938人,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运行平稳。
(一)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4918.7万元,同比增长3.7%。分行业看,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81879.4万元,同比增长4.2%;文化批零业实现营业收入3021.1万元,同比下降9.1%;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8.2万元,同比下降19.1%。
(二)经济效益有所回落。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利润7392.7万元,同比下降2.4%。分行业看,文化制造业实现利润6901.8万元,同比下降2.7%;文化批零业实现利润490.1万元,同比增长1.7%;文化服务业实现利润0.8万元,同比下降11.1%。
(三)交纳税金同比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交纳税金4619.1万元,同比增长2.3%。分行业看,文化制造业交纳税金4600.7万元,同比增长2.2%;文化批零业交纳税金17.4万元,同比增长58.2%;文化服务业交纳税金1万元,同比下降52.4%。
二、当前仙桃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比重依然偏低。仙桃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前几年相比虽有较大的增长,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仍显得总量较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偏低。因此,发展还很不充分,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与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相适应,不利于提升全市第三产业的整体水平及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更快发展。
(二)资金投入不足。投资主体单一,社会投资严重不足。近年来,仙桃市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不足。投入不足直接表现在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使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
(三)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产业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落后,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产品高科技化的要求;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大型文化企业较少,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文化产品生产和组织方式没能得到充分应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招大引强,打造规模文化企业。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型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采取并购、联合等措施做大做强,这样既克服政府资金投资上的不足,又促进了文化艺术发展;二是培育高雅文化,发展本土化、规模化、集团化的经营模式;三是上下联动,形成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多方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拓宽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二)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放宽资金的注入方式。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国有经济成分及非文化性质企业控股,鼓励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促进社会资金向文化产业领域流动。同时,要加大直接投融资的比例,强化市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坚持“培养”和“聚集”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现有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和“聚集”两条途径,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艺术人才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带动文化产业以规模到经营方式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