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以户为单位,在前期摸排出的脱贫监测户1529人、边缘易致贫户1970人的基础上,进一步监测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建机制、兴产业、促就业等举措,落实已出台的扶持政策措施,逐户逐项进行帮扶,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我市鼓励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对新型市场主体与本村10户以上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签订帮带协议,且建立完善工作台账的,一次性给予补贴2000元;对有发展意愿和产业项目但缺乏资金的监测对象,可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对财政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投入扶贫项目形成的村级集体资产,可按不同比例,优先支持贫困户和监测对象发展。
稳就业,阻返贫。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全部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边缘人口。其中市人社局设置扶贫公益性岗位400个,全部用于安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每月发放工资600元。每个贫困村利用光伏扶贫发电收益设置6-8个扶贫公益岗位,全市光伏公益性岗位设置600个,托底安置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边缘户劳动力就业,光伏公益性岗位月工资不少于500元。同时,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监测对象实施专项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及时推荐就业,确保脱贫成效稳得住、不反弹。
“在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的基础上,我们还多管齐下,从消费扶贫、综合保障、扶志扶智、推进‘防贫保’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帮扶,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蔡玲 通讯员 陈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