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青年龚正红返乡创业

“五一”小长假期间,杨林尾镇兴隆村村民谢彩霞,不经意间被家门口的玫瑰花海惊艳到:只见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紫的玫瑰花或恣意绽放,绚丽迷人;或含苞待放,娇羞可人,醉了赏花人。

眼下,352省道杨林尾段公路边,30亩玫瑰花开正红,迎来最美盛花期。“每天销售1万多支,专供北京、河北、张家口等地鲜花批发市场。” 一身白衬衣搭配牛仔裤,基地老板龚正红拿着枝剪,娴熟地修枝、采收。

大棚里,花事忙。记者看到,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增温设备一应俱全。七八名花农忙着施肥、抽水,将采收的玫瑰打包,发货。

35岁的龚正红,是杨林尾镇中岭村人,当过兵,也创过业。2007年,养鸡行情不好,卖不出,不忍心看母亲沿街叫卖,他毅然北上,当起“北漂一族”。

9年摸爬滚打,他从一个小小卖花郎做到北京鲜花批发市场销售前三甲,在望京SOHO繁华地段经营3家花店,建立起自己成熟的销售网络。

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龚正红萌生回乡创业的念头。2016年,他投资100多万元,在兴隆村流转30亩地,建起92个玫瑰种植大棚。成立了正红花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8名村民就业。

“仙桃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和昆明很像,适合玫瑰花生长。”为验证自己的判断,他在大面积种植前,租一个大棚试种一年,效果很好。而返乡创业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仙桃作为武汉后花园独特的区位优势,“物流发达,运费便宜。这些都是昆明无可比拟的。”

从卖花到种花,龚正红直言,像体验另一种人生。“传统农业就是先生产出来一堆东西,不管有没有人需要,生产出来就去卖。”他认为,作为新农人,就要颠覆传统种养模式,先找市场,建网络,再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

大棚玫瑰一年花开4茬,季季闻花香。去年底,基地迎来首个花期,借助已有销售网络,80个大棚实现销售额40多万元。

本打算今年情人节蹭一波行情,不曾想,一场疫情,打乱了节奏。龚正红说,满园花开无人赏,又运不出,被迫付之一炬,损失十几万元。他还卖了一套房,维持资金周转。

这一疫也坚定了他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的信念。龚正红说,下一步不仅要建仙桃乃至湖北最大鲜切花基地,还要发展永生花项目,把美丽事业做到极致。(记者 邓一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