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风景里

一条古朴小道把人引进风景里。农耕雕塑、天干地支园、湖心岛、花果园林、灰瓦白墙绿树……90后姑娘邓蓉,第一次在娘家胡场镇邓王脑村住着不想走,“无论哪个点,举起手机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画,就像住在旅游景区。”

村口广场,几段矮墙错落矗立,墙上镶嵌着老物件——缝纫机、28自行车、长嘴壶、木算盘、黑白电视机,让人瞬间有时光穿梭之感。

小河从村中淌过,近百户人家,每个庭院都有“牵绊”人目光的景致。花儿从一只旧木船、一个老陶缸中探出来,姹紫嫣红。油亮繁茂的草,铺展了整个村湾。树呢?有水杉、香樟、桂树、八角枫,还有桃、李、杏、樱、橘、柿等果树,与蓝天白云、粼粼湖水,铺染成满眼清秀。

邓王脑村原本就这么漂亮吗?不!从兰州返乡的村民邓华国说,一年前,村子还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很多出门打工的年轻人,春节都不愿回来。

去年春,从“市级美丽乡村名单”落选的邓王脑,被胡场镇当样板打造。

“自家的娃自己疼。”原本“清干净、码整齐、拆通畅”的构想,在实际建设中逐渐“升格”,不知不觉近千万元投入悄然变成了一幅幅活的景、实的图。

村里从外地请来总设计师游书军。他把自己打造了四五处乡村的经验,全部融入到邓王脑。从“形”上看,村子因势造景,既重面子,又重里子,污水管网入户;从“魂”上看,结合村情,将“廉政文化”“乡贤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内涵,揉进一砖一瓦、一廊一角中,让村民跟“文化”同在一个空气场,潜移默化受教育。

“该拆就拆!”“该建就建!”建设过程中,村民们热情很高。邓松山、邓望堂、邓习成不光将家里翻个遍,捐出“珍藏了几十年”的磨盘、算盘、陶罐,还四处打听帮助采买旧轮胎等建设用材料,更多村民义务投工投劳。

“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人都高贵些。凭啥不好好爱惜?”58岁的邓炳照,之前打零工一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听说村里需要垃圾分类管护员,虽然月薪只有500元,还是主动应聘。如今,他一天到晚在村中转悠,提醒各家各户管护门口清洁,指导大伙开展垃极分类、废物利用。邓炳照说,现在村民素质都在提升,工作不难做。

邓王脑村党支部书记邓中海:

以传统种养殖为特色的农村,如今变成了美丽风景区,我们的思路也得跟着调整过来。怎么把风景变成“钱”景?我们还要多想些办法,完善配套设施,吸引更多人来村里游玩、消费。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招商引资、招商引智,补齐乡村旅游的短板,让村民不光“眼前美起来”,还要“腰包鼓起来”。(记者  胡平 摄影 陈亚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