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相送三十里 款款深情驻心间

春天里最美的“情话”

“谢谢老乡,护我们周全”“仙桃人民永远记得你们,常回家看看”……

早上6时许,天怡酒店门前,数百名群众自发送行。滚烫的标语、舞动的国旗,织成这个春天最美的“情话”。

住在这里的第四批援仙医疗队,来自山西省晋城市和大同市,有110多名医护人员,于2月17日深夜抵达。

30多个日日夜夜,难忘“生死之交”。一大早,带着万般不舍和留恋,110名医疗队员集结,准备返程,并集体在一件崭新的防护服上签名,留作纪念。

“我爱仙桃,我一定会回来的!”晋城高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控室护士贾芸璐,使劲向人群挥手,眼泪却止不住流。

即将离开这座曾经拼过命的城市,贾芸璐有太多的不舍,她舍不得 “生死之交”的战友,舍不得每天接送的贴心司机,舍不得暖心的酒店服务员……她一晚上没怎么睡,凌晨四点起床,在仙桃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

“仙桃人民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下,仍把我们照顾得好好的。”她说,就算是凌晨,也都有车接送,有热乎乎的饭菜吃,还想着法子、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真正是有求必应。说着,她眼圈又红了。

湖北,对晋城市陵川县人民医院护士侯彩雯来说,有着特别的感情。16年前,她曾在湖北上大学。

再次回到湖北,来到仙桃,以己之长回馈培育自己的土地,她感到特别亲切。“尽己所能,全力救人。”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侯彩雯奋战了一个多月,她说,听到患者治愈出院时最开心。

“仙桃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生命中长久的记忆。我会带着家人再返仙桃,好好看看这座美丽而又英雄的城市。”侯彩雯说。

踏着夜色风雨而来,带着春风暖阳而归。7时30分,搭乘着医疗队队员的大巴车缓缓离开驻地。

马路两侧,人们猛挥的手久久不愿放下,所有行驶的车辆慢行让道,鸣笛致敬……车厢内,医疗队员们泪流满面,不停向窗外挥手,一遍又一遍说着谢谢和再见。(记者  李辉)

一枚平安福,表达战友情

鲜艳的红丝线锁边,金色小铃铛点缀,正面绣着“福寿如意”四个字。这是邵梦颖亲手制作的平安福,送给山西战友。

听说山西医疗队要走,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邵梦颖清早赶到天怡酒店,送别战友——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医生霍月红。“我一直想送她点什么……”这枚平安符花了邵梦颖两个夜晚,细密的针脚,一针一线饱含深情。两人一起工作一个月,平时都戴着口罩,今天是第一次“真”见面,邵梦颖说:“她的长相跟我想像的一模一样,眉眼温柔。”

霍月红是第四批山西援鄂医疗队成员。2月21日下午,霍月红随队来到市中医医院。

第一天在陌生环境工作,对医院病历系统不熟悉,病人的方言也不全懂,这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当晚5点多钟,霍月红与邵梦颖完成交接班。隔离病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名医生就一直跟在霍月红身旁,帮助操作病历系统,还当起了方言“翻译”。

忙完回到护士站,霍月红认出,身边的医生就是邵梦颖。这天她已连续工作了近16个小时。

从此,20多岁的邵梦颖与40岁的霍月红成了忘年交。

平时,霍月红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邵梦颖,共同救治病人,两人配合默契。

一次交谈中,邵梦颖得知,霍月红吃不惯大米饭,酒店的速冻面食单一。她记在了心底。

第二天一大早,邵梦颖和母亲就忙活开了,买面粉、发面团、制馅料、上蒸锅。晚上交接班时,邵梦颖提着一袋子馒头、包子、米团子,送给霍月红。

看到热乎乎的面食,霍月红眼眶湿了,一边吃一边说道:“原来这就是米团子啊,我记住了这个味道!”(记者  陈亚东)

写在手心  记在心里

车窗外,送别的人,依依不舍;车厢内,队员们都泣不成声。从维也纳酒店出来上车后,队员贺治宇不停地说:“谢谢仙桃。”

送别现场,到处都是道谢声。靠车窗坐下后,贺治宇猛然想起自己随身还带有一支记号笔,她立即将荷包里的笔拿出来,快速在自己的左手手心写下两个字——“谢谢”。

“我要把仙桃人的好写在手上,记在心里。”贺治宇将左手贴在车窗上,右手比心,回应着路边送别的仙桃人。

“笔给我一下!”“用完传给我啊!”……同车的队员们立即开始借笔,大家伙不约而同地在手心写上了“谢谢”。

“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再来仙桃啊。”车窗外,一位仙桃人朝着车内的山西医疗队发出邀请。“我肯定会来的,仙桃是我的第二故乡,谢谢您,老乡。”队员麻丽芳哽咽了。

“仙桃人民对我们的这份情,我们记住了。”凌晨4点,住在维也纳酒店67名队员们开始了忙碌,他们统一将居住的房间内打扫地干干净净。“这些天,酒店工作人员也辛苦了。我们能做一点是一点。”队员李研霞说:“我以后一定会带着孩子来仙桃,看看这里的亲人。”

“感谢你们为仙桃人做的一切,谢谢你们。”临别之际,市民欧阳沁波拿着一大束玫瑰花赶了过来,他将一朵一朵的玫瑰花分发给了每一位队员。得知队员们今天离仙,他昨天就来到酒店打听,随后订好玫瑰花。“我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山西医疗队感受到我们的热情。”(记者  李兵)

“我记住了你的样子”

“虽然我不认识他们,但我要记住这每一张脸。”3月23日,宜尚酒店门口,山西医疗队员杨静用手机挨个录下前来送行的市民。

离别的日子,她起得很早,想再看看这座为之战斗过的城市。“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送我们。”送别的人群排成长队,感恩的话语此起彼伏,杨静的泪水瞬时夺眶。

“离我远一点,不要传染给你们了。”陌生的脸,却透着真切的温暖。回想起在重症病区的点点滴滴,最让杨静不舍的,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们相互的体谅与关心。“来年的春天,我要再回仙桃。”

人群中,杨芬和女儿彭宇芊挥动小红旗,默默目送医疗队员上车。她们的家紧邻驻地酒店,“不出门”的日子里,彭宇芊经常在阳台远远看着医护人员早出晚归匆匆的身影。

“她们不怕吗?”“她们会想爸爸妈妈吗?”很早,彭宇芊就和妈妈“拉钩”,如果能出门了,一定要去看看最美的护士姐姐们。

“我再来点一次名……”车内,来自晋城的护士尹雪梅声音哽咽。近两个月的战斗中,她点了好多次名,而这次不是集结、不是出发,而是分别。“我想把这些可爱的脸、熟悉的名字刻在心底。”

让我再看你一眼。来自吕梁、长治的“过命姐妹”王海婷、段云,相拥而泣,相互抹拭眼泪,不舍离别前的每一分钟。从酒店到仙桃东,来自晋城的王沁霞没有停下告别的手,她说,有情义的仙桃人,是春天里最动人的风景。(记者  胡纯波)

89岁的老汉来送行

来时寒风冷雨,街上空无一人;去时春暖花开,市民长队相送。

昨日,山西医疗队启程回家。市民拉着长长的横幅,挥舞五星红旗,送别山西亲人。

人群中,最打眼的要数89岁的张汉青,他骑着三轮车从家中赶来,等着“英雄”的车队经过。张汉青是西流河镇茭排村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老人每天都关注疫情。得知医疗队要回家,张汉青盘算着一定要来送行。  

“他们在仙桃最困难的时候赶来支援,帮仙桃渡过了难关,他们是仙桃的大恩人,这份恩情值得我们铭记。”老人说。

“谢谢你们!”“欢迎你们再来!”“我们会想你们的!”……9时20分,随着载着山西医疗队员的大巴一辆接一辆驶来,一声声的呐喊,一次次的鞠躬,市民们用满脸的泪水、满心的感恩、满腔的祝福,送恩人回家。

蔡四元一家人高举着“仙桃请您常回家看看”的牌子,用尽全身力气呐喊,几度哽咽。

“他们都是英雄,长大后我要当医生,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6岁的蔡邦雄摇着手中的国旗,不停地向车上队员挥手告别。看到医疗队员们泣不成声,蔡邦雄忍不住哭出了声。

不舍、感谢、激励,更有期待……直到载着山西医疗队员的大巴淡出视野,送行的车队和人群全部行注目礼,久久不愿散去。(记者  鹿丹丹)

欢快锣鼓送亲人

“咚哒、咚哒、咚咚哒……”中商广场,何李社区多人组成的锣鼓队,正以仙桃独有方式欢送山西援仙医疗队。

71岁老党员张友才是锣鼓队的牵头人。得知山西援仙医疗队离仙消息,他组织队员们在马路边敲锣打鼓为天使们送行,“山西恩情,仙桃铭记。我们想用欢快的锣鼓声,表达自己的心意。”

7时许,钱沟路两侧,已站满自发前来欢送的市民。马路边,一位正在分发小红旗的女同志引入注目。她叫朱桂芳,是钱沟社区的党总支书记。她提前定制了送别的横幅,连夜挨家挨户敲门采买了80把小红旗,分发给大家。

“近了!近了!”车队驶近,送行市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含热泪、大声高呼。“仙桃人民永远感谢你们!”喊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

道不完的感谢,讲不尽的情谊。路旁,新生社区居民廖红飞和朋友目送车队远去,“等孙女长大了,我会把今天发生一切详细告诉她,让孩子们知道山西跟仙桃曾经同生死、共患难的故事……”(记者  蔡玲)

车队远去,市民久久不愿离开

早7点,医疗队驻地酒店,清早的大街上有几分寒意,却满满当当挤满了人。

“听说他们会经过这个路口,我们5点半就来这儿守着了。要是错过送行,我将永远遗憾。”家住金城花园的李国成告诉记者。与他一道早早守在路口的,还有老伴及5岁的孙女。

7点40分,警车、警摩开道,满载山西医疗队队员的大巴车缓缓驶来,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市民们挥舞国旗,齐声高喊:“感谢山西!感谢祖国!”外围的市民,则踮起脚,对着大巴高高竖起大拇指。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向着车队鞠躬致敬,久久不起。“我的命是他们给的,他们是我的恩人。”老人泪流满面。

“谢谢你们,为仙桃拼过命。”9岁的王子涵举着手绘画板,表达对山西医疗队的感恩之情。为了多看一会英雄,小姑娘一家三口已空着肚子、顶着寒风在路口等候多时。

依依惜别中,他们默默向着车队驶去的方向行注目礼。(记者  张曼)

送行队伍中的靓眼风景

昨日清晨,沔州大道。

警车开道、铁骑保驾,护送17辆载有“铠甲”战士的山西援仙医疗队车辆,载誉回家。

驰援仙桃,医疗队用2个月的时间帮助仙桃人民战胜疫魔,胜利完成抗疫任务,实现了连续27天零新增。

随着一阵欢呼,欢送山西援仙医疗队的车队出现在沔州大道。随着市跑协童胜一声令下,50人的队伍有序跟着车辆前进,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路护送,30里的路程,很长也很短。童胜心里饱含着千言万语。童胜在医疗队入住宜尚酒店时,就和队友送去了生活物资,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由于疫情严重,大家在家隔离,童胜只能通过电视和其它媒体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没想到再次见面,却是他们离开的时候。”童胜抹着眼泪,把头扭向了一边。

阵阵锣鼓声传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单位职工组织了50套锣鼓,沿街敲打,欢送英雄回家。

“这是送给英雄的礼物。”职工们铆住了劲,有节奏地击打着锣鼓,表达着心里的激情,“这是我们一辈子最值得记住的事!”(记者  胡圣)

“一定要来送送恩人”

昨日早上7时许,一群身穿荧绿色上衣的马拉松运动协会的30多名跑友,早早地等候在市政府大楼附近,寻找好位置,欢送山西医疗队。

协会跑友刘钱荣5:30就起床了,从流潭公园出发,跑了1个多小时与队友在市政府大楼集合。

“他们是这座城市的英雄。”刘钱荣红了眼睛。她说,2003年非典,她老公在北京参军,儿子出生。今年疫情发生后,远在国外的弟弟通知她在家里做好隔离、减少外出,她感受到了一种紧迫感,比非典那年让她更害怕。

“我每天看报纸,他们的身影就刻在我的脑海里,我一定要来看看他们。”她说,山西医疗队来了后,她心里的石头便放下来了。看着医疗队医生夜以继日地抗“疫”,她非常感动。

“听说他们今天回家,我昨晚一整夜都没睡着,很感激他们,一定要来送送恩人们。”工业园纺园社区居民汤凤莲早上6时许,就和好姐妹骑着电动车赶到了现场。山西援仙医疗队的车队经过时,她们摇着小国旗、举着欢送牌,眼中流下了眼泪。(记者  谢伯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